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换发税务登记证件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1:51:36  浏览:830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换发税务登记证件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换发税务登记证件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换发税务登记证件的通知》(国税发〔1996〕46号)的规定,现就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换发税务登记证的有关具体问题通知如下:
一、税务登记证的种类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税务登记证(以下简称税务登记证),分为“外商投资企业税务登记证”、“外国企业税务登记证”和“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税务注册证”三种。
“外商投资企业税务登记证”的发放对象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外国企业税务登记证”的发放对象为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包括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和工厂、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和提供劳务的场所以及营业代理人。
“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税务注册证”的发放对象为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分支机构。
为了便于区别和管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采用不同式样的税务登记证。
二、税务登记证的填写
税务登记证每套由正本和副本组成,正本与副本项目、内容应填写一致。证内项目、内容按以下要求填写:
(一)企业名称:填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企业全称;
(二)右上方字、号,填写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的9位码,并加挂国标6位行政区域码作为附码;
(三)企业类别:填写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或外资企业;
(四)经营范围:填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定的经营范围;
(五)注册资本:填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内载明的注册资本额;
(六)有效期限:指发证之日起至1999年7月31日止;
(七)发证机关:加盖主管税务机关印章。
税务登记证的填写,原则上应使用计算机打印,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应用毛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楚,不得涂改。
三、税务登记证的印制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税务登记证统一由国家税务总局设计、印制,印制费用由各地依所需数量支付。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填报的税务登记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按附件1、附件2的统一格式自行印制。
四、换发税务登记证的时间
从1996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统一换发新的税务登记证。各级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按照“统一代码,分别登记,分别管理”的原则,实施税务登记换证工作。1996年8月1日以前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应重新换发税务登记证,没有办理税务
登记的要补办税务登记,核发新的税务登记证。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换发税务登记证的工作应于1996年9月底以前全部完成,并写出书面总结和填写《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换发税务登记证情况统计表》,于10月10日前一并上报国家税务总局涉外税务管理司。
五、换发税务登记证的方法及要求
(一)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应在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内,持原税务登记证或主管税务机关核准盖章的税务登记表、国家技术监督机关核发的统一代码证书及其他有关证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换发或核发新的税务登记证。
(二)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报送的证件、资料,经审核无误后,依法核发新的税务登记证。对提供证件不全或资金长期不到位且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以及其他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一律暂缓发证。
(三)各级税务机关要结合这次换证,对现有税务登记情况和所辖外商投资企业资格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审查。凡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漏管户,均要按照征管法的规定予以处理;对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停止其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待遇,并提请有关部门取消其
外商投资企业资格。
税务登记换证工作是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务必高度重视,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附件1:外商投资企业税务登记表

TAX REGISTRATION FORM FOR
ENTERPRISE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制
PRINTED BY STATE ADMINISTRATION
OFTAXATIO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3(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封面)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适用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二、本表一式三份,一份留存,两份交受理登记的税务机关,并附送有关批准文件、企业合同、章程、协议书的副本及其他与税务登记有关的资料。
三、本表用中文填写,也可用中、外两种文字填写。填写要字迹清晰。表列各项如有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写明。

Note:
1. This form is to be filled out by:
enterprise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including
Chinese--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s.
Chinese--foreign contractual joint ventures and
foreign--capital enterprises.
2. This form should be filled out in triplicate, with one copy to be re-
tained by the enterprise, and two copies submitted to the registra-
tion authorities. The relevant documents include approval docu-
ment, the enterprise's copy of contract, agreement and other docu-
ments concerned.
3. This form should be filled out in Chinese language or both in Chi-
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s. Where explanation is needed for a par-
ticular item, the remarks column at the end of the form can be used
for the purpose, plese write clearly.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一页)
------------------
| 受理登记机关(盖章) |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 (seal) |
------------------
----------------------------------------
| | | |企业类型 | |
| | 中文 | |Enterprise| |
| 企业名称 |Chinese | | category | |
| Name of |----|------------|-----|-------|
|enterprise: | | | 业别 | |
| | 外文 | | Kind of | |
| | English| | business | |
|------|-----------------|-----|-------|
| | 注册地 | | 电话 | |
| | Address of | | Tel. | |
| 企业地址 | registration | | number | |
| Address of |-------|---------|-----|-------|
|enterprise: |生产经营所在地| | | |
| | Places of | |邮政编码 | |
| | operation | |Post code | |
|------|-------------------------------|
|投资者名称 | | | | |
| Name of | 中方 | | 外方 | |
|investors: |Chinese:| |Foreign:| |
|-----------|--------------------------|
| 董事长 | | 副董事长 | |
| Chairman of board | | Vice chairman of the board | |
|-----------|--|---------------|-------|
| 总经理 | | 副总经理 | |
| General manager | | Vice general manager | |
|-----------|------------------|-------|
| | | | 中方 | | 中方 | |
| | | |Chinese | |Chinese | |
| | | |----| | (%) | |
|投资总额 | |注册资本 | | 投资比例 | | |
| Total | |Registered|----|Proportion of |----|--|
|investment| | capital: | 外方 | investment: | 外方 | |
| | | |Foreign | |Foreign | |
| | | |----| | (%) | |
| | | | | | | |
----------------------------------------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二页)
-----------------------------------------
|生产经营期限 | | | |
| Approved | | 开业日期 | |
| period | | Date of | |
|of business | | establishment | |
|-------|------------------|------------|
|从业总人数 | | | |
| Number of | | 其中:外籍人员人数 | |
| personnei | | Number of foreigners | |
|-------|-------------------------------|
| | 名称 | |
|合同批准机关 | Name | |
| Contract |----------------| |
| approval | 批准文号及日期 | |
| unit | File number of the | |
| |document and date of issuance | |
|-------|----------------|--------------|
| | 名称 | |
| 受理工商 | Name | |
| 登记机关 |----------------| |
| Business | 批准文号及日期 | |
| registration | File number of the | |
| unit |document and date of issuance | |
|-------|-------------------------------|
| | |
| 批准的 | |
|经营范围 | |
| Approved | |
| business | |
| scope | |
-----------------------------------------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三页)
----------------------------------------
| | 名 称 | |
| | Name | |
| |---------|---------------------|
| | 地 址 | |
| | Address | |
| |---------|---------------------|
| | 业务范围 | |
| 企 业 | Business scope | |
| 总机构 |---------|---------------------|
| 情 况 | 董事长姓名 | |
| Status of | Name of Chair- | |
| headoffice | man of the board| |
| of |---------|---------------------|
| enterprise.| 总经理姓名 | |
| | Name of gen- | |
| | eral manager | |
| |---------|---------------------|
| | 资 本 额 | |
| | Amount of | |
| | capital | |
|--------------------------------------|
| | |
| | |
| 附送件 | |
| Attachments | |
| | |
| | |
----------------------------------------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四页)
----------------------------------------
| 境内分支机构 |
| Branches within China |
|--------------------------------------|
| 名称 | 地址和邮政编码 | 业务范围 | 负责人姓名 | 资产情况 |
| Name | Address and | Business |Name of person| Capital |
| | post code | scope | responsib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境外分支机构 |
| Branches within China |
|--------------------------------------|
| 名称 | 地 址 | 业务范围 | 负责人姓名 | 资产情况 |
| Name | Address | Business |Name of person| Capital |
| | | scope | responsib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送材料 | |
|Attachments | |
| | |
----------------------------------------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五页)
-------------------------------------------------
| 新建房屋 | 翻建扩建房屋 |
| Newly constructed buildings | Buliding reconstructed and expanded |
|----------------------|------------------------|
|面积| 用途 |造价| 落成或购进日期 |面积| 用途 | 翻修费 | 完成日期 |
| | | | Date of completion | | | Rebuilding | Date of |
|Area| Usage |Cost| or purchase |Area| Usage | cost | comple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占用土地面积 | | 场地使用费 | |
| Acreage of | | | |
| using site | |Site usage fee| |
|-----------------------------------------------|
| 附记 | |
| Appendix | |
-------------------------------------------------

-------------------------------------------
| 机动车 | 非机动车 | 机动船 | 非机动船 |
| motor vehicle | Motorless vehicle | Motor ship | Motorless ship |
|---------|----------|---------|----------|
| 种类 | 辆数 | 种类 | 辆数 | 种类 | 吨数 | 种类 | 吨数 |
| Kind | Number | Kind | Number | Kind | Ton | Kind | T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六页)
-------------------------------
| 变更登记事项 | |
| | |
| Changes in | |
| | |
| registration | |
|---------|-------------------|
| 注销登记事项 | |
| | |
| Cancellation | |
| | |
| in registration | |
|---------|-------------------|
| 说明 | |
| | |
| Remarks | |
-------------------------------
企 业 盖 章 企业负责人 (签字或盖章)
Enterprise Seal Responsible Officer of the Enterprise
(Signature or Seal)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Date of Completion:____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七页)
外 国 企 业 税 务 登 记 表
TAX REGISTRATION FORM
FOR FOREIGN ENTERPRIS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制
PRINTED BY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封面)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适用于:外国企业,包括管理机构、分支机构、办事机构和工厂、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等工程的场所和提供服务的场所以及营业代理人。
二、本表一式三份,一份留存,两份交受理登记的税务机关,并附送有关批准文件、企业合同、章程、协议书的副本及其他与税务登记有关的资料。
三、本表用中文填写,也可用中、外两种文字填写。填写要字迹清晰。表列各项如有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写明。
Note:
1. This form is to be filled out by:
foreign enterprises, including management offices, branches, operat-
ing offices, factories, places where natrual resources are exploited
and where contracted projects of building, installation, assembly and
exploration are operated, place where services are provided and busi-
ness agents.
2. This form should be filled out in triplicate, with one copy to be re-
tained by the enterprise, and two copies submitted to the registra-
tion authorities. The relevant documents include approval docu-
ment, the enterprise's copy of contract, agreement and other docu-
ments concerned.
3. This form should be filled out in Chinese language or both in Chi-
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s. Where explanation is needed for a par-
ticular item, the remarks column at the end of the form can be used
for the purpose, plese write clearly.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一页)
------------------
| 受理登记机关(盖章) |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 (seal) |
------------------
------------------------------------
| 企业名称 | | 邮政编码 | |
| Name of | | | |
| enterprise | | Post code | |
|----------|-----------|------|----|
| 在华地址或实际 | | | |
| 营业所在地 | | 电 话 | |
| Address or | | Tel. | |
|place of operation | | number | |
| in China | | | |
|----------|-----------------------|
| | | | 甲方 | |
| 业 别 | |合作单位|Party A | |
| Kind of | | Coop- |----|-------------|
| business | |erative | 乙方 | |
| | |Parties |Party B | |
|----------|---------|-------------|
| 负责人姓名 | | 资本额 | |
| Name of resp- | | Amount of | |
| onsible officer | | capital | |
|----------|---------|------|------|
| 驻华代表机构 | | | |
| 人数或从业人数 | | 开业日期 | |
| Number of | |Date of es- | |
| personnel | |tablishment | |
|----------|---------|-------------|
| | 单 位 | |
| 合同批准 | Approval unit | |
| Contract |---------|-------------|
| approval | 文号及日期 | |
| | Number and date | |
| | of document | |
------------------------------------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二页)
-------------------------------------
| | 单 位 | |
| | Approval unit | |
| 工商登记 |--------|--------------|
| Business | 文号及日期 | |
| registration |Number and date | |
| | of document | |
|-----------|--------|--------------|
| 批准的业务范围 | | 生产经营期限 | |
| Business scope | | Period of | |
| approved | | production | |
| | | or business | |
|-----------|--------|--------|-----|
| 开户银行及帐号 | | 记帐本位币 | |
| Bank where | | Currency used | |
| account opened | | in books of | |
| and a/c number | | account | |
|-----------|--------|--------|-----|
| 业务收支结算方式 | | | |
| Method of | | | |
| settlement of | | 会计年度 | |
| receipts and | | Fiscal year | |
| payments | | | |
|-----------|-----------------------|
| 设置的帐册 | |
| Accounting | |
| books | |
|-----------|-----------------------|
| 在华资产情况 | |
| Assets in | |
| china | |
-------------------------------------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三页)
-------------------------------------
| 主要原料 | |
| Source of | |
| raw materials | |
|-----------|-----------------------|
| 主要设备和技术 | |
| Main equipment | |
| and technology | |
|-----------|-----------------------|
| 会计主管人 | | 会计机构 | |
| Accountant general | | Accounting | |
| | | organization| |
|-----------|------|--------|-------|
| 开户银行 | | | |
| Bank where | | 帐号 | |
| account opened | | A/C number | |
|-----------|------|--------|-------|
| 记帐本位币 | | | |
| Currency used | | 会计年度 | |
| in books of account | |Accounting year | |
|-----------|-----------------------|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 |
| Fixed-assets | |
| depreciation | |
| method | |
|-----------|-----------------------|
| 设置的帐簿 | |
| Accounting books | |
|-----------|-----------------------|
| 报表种类 | |
| Financial | |
| statements | |
-------------------------------------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四页)
-------------------------------------
| 变更登记事项 | |
| | |
| Changes in | |
| | |
| registration | |
|---------|-------------------------|
| 注销登记事项 | |
| | |
| Cancellation | |
| | |
|in registration | |
|---------|-------------------------|
| | |
| 说明 | |
| Remarks | |
| | |
-------------------------------------
企 业 盖 章 企业负责人 (签字或盖章)
Enterprise Seal Responsible Officer of the Enterprise
(Signature or Seal)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Date of Completion:____
(注:此页为税务登记表第五页)

附件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换发税务登记证情况统计表

编制单位(公章) 单位:户/万元
------------------------------------------------------
| 项 |工商登记户数| |核发税务登记户数|未| | | | 罚 款 |
| |------|原税务|--------|发|其中:清|清理出|滞纳金|----------|
| 目 |累|实|注 | | 换 | 新 |证| 理出的| | |偷|未按规 | |
|投资 |计|有|销 |登记户| 发 | 发 |户| 漏管户|的税款| | |定办理 |合 计|
|方式 |户|户|户 | | 户 | 户 | | | | |税|税务登记| |
|------|-|-|--|---|---|----|-|----|---|---|-|----|---|
|中外合资企业| | | | | | | | | | | | | |
|------|-|-|--|---|---|----|-|----|---|---|-|----|---|
|中外合作企业| | | | | | | | | | | | | |
|------|-|-|--|---|---|----|-|----|---|---|-|----|---|
|外资企业 | | | | | | | | | | | | | |
|------|-|-|--|---|---|----|-|----|---|---|-|----|---|
|外商投资企业| | | | | | | | | | | | | |
| 分支机构 | | | | | | | | | | | | | |
|------|-|-|--|---|---|----|-|----|---|---|-|----|---|
|常驻代表机构| | | | | | | | | | | | | |
|------|-|-|--|---|---|----|-|----|---|---|-|----|---|
|承包工程及提| | | | | | | | | | | | | |
| 供劳务 | | | | | | | | | | | | | |
|------|-|-|--|---|---|----|-|----|---|---|-|----|---|
| 其 他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局长: 处(科、股)长: 复核: 制表: 报送日期:



1996年4月1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常见公文批示用语》的通知

审计署办公厅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常见公文批示用语》的通知


审便函[2004]7号

署机关各单位、各派出审计局:

审批公文是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进一步规范公文批示,正确表达和准确理解批示意见,提高工作效率,现将我厅编辑的《常见公文批示用语》印发给你们,供各级领导干部审批公文时参阅。







二○○四年二月十六日









常见公文批示用语



一、审批公文用语的一般规则

(一)圈阅即表示同意(签发文件除外)。

(二)如果文件上出现审批人姓名,审批人在自己姓名上划圈即代表签字;如果文件只出现审批人所在单位名称或职务统称(如:办公厅、人教司、署领导、司领导等),审批人应当在单位或职务上划圈并在近旁签字。

(三)批示应该注明年月日。

(四)批语对象是上级的,一般称职务;是平级、下级的,一般称同志。

(五)批语对象为多人的,区别以下情况表述:

1.如果是任选的组合,应按惯例排序,可用“并”字按一定标准分类。例:按职务分类如“××、××、××副审计长并××、××、××同志(司长)”;按性质分类如“××、××、××司(以上为署内单位)并××、××、××特派办(以上为派驻单位)”。

2.如果是工作流程组合,可按照流程顺序排列。例:“××局长并×副审计长”;“×主任并×副审计长、审计长”。

3.如果是多个对象承办事项,须明确主办人。例:“××负责(或牵头),××、××会同(或配合)办理”。

此外,审批公文应使用符合档案规范的书写工具。

二、几种常见情况的批示用语

(一)署领导、办公厅主任签发文件

1.直接签发:签发人批示“发”、“同意”、“速发”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如不同意发文,可批示“不发”、“缓发”、“修改后重报”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2.请他人审阅后再发:签发人批示“请××阅后发”,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3.改请他人签发:在发文单“签发”栏之外批示“请××签发”。

4.请补充、修改后发:签发人批示需要补充或修改的意见后,先行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只适用于做简单补充修改的情况。如果需要做较多重大修改,则应批示退回办文单位重办。)

(二)请署领导签发文件

1.直接签发:“请××签发。”

2.请他人审阅后再报签发人签发:“请××(单位或个人)审阅并报××签发。”

3.先会签(复核)后签发:“请××(单位)会签(复核)并报××签发。”(适用于各会签单位事先已经基本协调一致的情况。)

(三)请办公厅签发文件

1.直接签发:“请办公厅签发。”(如确知主任在署内,也可直接批示“请××主任签发”、“请××同志签发”。)

2.请他人审阅后再签发:“请××(单位或个人)审阅并请办公厅签发。”

3.先会签后签发:“请××(单位)会签并请办公厅签发。” (适用于会签单位事先已经基本协调一致的情况。办公厅签发文件即已包含自己的会签职能在内,无须在此处另外出现“请办公厅会签”字样。)

(四)批示阅读文件

认为需要送他人阅读的文件,通常批示“请××阅”、“请××、××阅”、“请××阅研”。如必要,可以注明送阅的理由或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要求。(此类阅件通常不须回复意见。)

(五)批示办理文件

1.对需要由上级作出批示的办件,可批示拟办意见 “拟……,请××阅示”、“建议……,请××批示”;上级批复“同意”或其他意见。

2.对一般办件,通常批示“请××阅处”、“请××办理”。

3.对需要研究的办件,通常批示“请××研办”、“请××提出意见”,也可以在批示中提出自己的意见。

4.对需要司外会商、会签的办件,通常批示“请商××办理”、“请××提出意见,并送××会签”、“请××办理,可先请××提出意见”;派出审计局送审的审计业务文书,可批示“请行政事业司审核,并送法制司复核”。

5.对需要他人共同作出批示的办件,在自己作出批示后,可写“请××核批”。

6.对有时限要求的办件,通常批示“请××于×年×月×日前研复”、“请××于×年×月×日前办结”。

(六)批示送审文件

1.送审征求意见的文件,对上级通常批示“请××阅示”、“请××审示”;对平级或下级通常批示“请××审阅”、“请××阅改”。

2.送审内容已经基本确定的文件,对上级通常批示“请××审定”,对平级或下级通常批示“请××审核”、“请××复核”。

(七)批示会签文件

1.单方会签的,通常批示“请××会签”、“请××审签”。

2.多方会签的,一般批示“请××、××、××会签”。

(八)请示的结束语

1.请示由自己办理的事项,结束语通常为“请批复”、“请指示”、“妥否,请批示”。

2.请示需要他人办理的事项,结束语可为“以上如可行,建议批转××办理”。




关于印发郴州市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郴州市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

郴政办发〔2010〕2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省驻郴各单位:

《郴州市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九月四日





郴州市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

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有效落实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推动我市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有序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全国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实施意见》(交公路发〔2007〕596号)、《郴州市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暂行办法》(郴政办发〔2010〕5号)等法律法规政策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以下简称“治超”)工作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有责必究、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由市、县两级行政监察机关及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第三条 责任追究的对象主要包括:

(一)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

(二)市直治超监管部门及其负责人;

(三)承担治超具体职责的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及其负责人、相关责任人;

(四)干扰、阻碍治超工作正常进行的国家公职人员。

第四条 责任追究方式:

(一)训诫或者书面告诫;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调整工作岗位或停职离岗培训;

(五)责令辞去或者建议免去领导职务;

(六)行政处分。

第五条 追究责任根据行政过错的原因、性质、情节轻重、后果及责任人认错态度、整改情况,对相关责任人单独或者合并使用责任追究方式。

第六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县市区长及分管领导的责任:

(一)对辖区内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领导不力、目标责任考核不达标的;

(二)未将治超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或者由于财政预算经费无法保障治超站点建设、设备维护、计量检定、治超执法等支出,严重影响治超工作正常开展的,以及不按规定使用治超经费,将治超经费挪作他用的;

(三)擅自使用非市级统一发放的治超票据,违规截留、拖延、滞压应上缴市级的损路赔补偿费和罚没收入的;

(四)不按规定组织查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行为的;

(五)不按规定组织查处道路货物运输源头超限超载行为的;

(六)不按规定组织查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上路行驶行为的;

(七)不按规定组织查处车辆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

(八)擅自设立或变更治超检测站点的;

(九)对治超过程中发生的聚众滋事、蓄意占道、恶意堵车、强行闯关、破坏治超站点设施、阻碍治超执法等违法事(案)件,未能及时处置并依法严厉打击的;

(十)对公职人员利用职权违规经营货运车辆及保护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惩处不力的;

(十一)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本辖区内车辆非法超限超载现象严重,或因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引发重大案情,影响恶劣的。

第七条 市直治超监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一)未健全治超工作机构,未配备必要工作人员的;

(二)对下级部门治超不力未进行责任追究的;

(三)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敷衍塞责,对下级部门(单位)报告的治超事项未采取有效措施,或者对主办、协办的治超事项消极应付的;

(四)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本部门监管职责,导致车辆非法超限超载行为严重的。

第八条 承担治超具体职责的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单位)按下列规定实行责任追究:

(一)公路管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治超站站长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不按规定组织路政等公路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路面执法的;

2.未依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货运车辆进行检测和卸载的;

3.对通过检测认定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未依法按程序处理的;

4.违规擅自放行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的;

5.不按规定和要求建设、完善治超站点设施,站点管理不达标的。

(二)交通运输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不按规定对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监管,没有组织人员深入重要的煤场、货场、厂矿企业等货物集散地进行监督检查或者监管不力的;

2.不按规定依法处罚为超限超载车辆配载、放行出站的货运站经营者的。

(三)公安交警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未列入公告管理的货运车辆发放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的;

2.对辖区内行驶的非法改装、拼装货运车辆未依法查处的;

3.对擅自改变机动车外形和已登记的有关技术数据的车辆,未责令车主恢复原状的;

4.对认定的非法拼装车辆未依法没收并监督解体的。

(四)公安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未按规定维持治超工作秩序,对拒检、冲卡、阻碍治超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殴打治超工作人员的行为接警后无故不出警或者出警不及时的;

2.对聚众闹事、蓄意占道、恶意堵车、强行闯关、破坏治超站点设施和暴力抗法者,未依法从重从快打击的。

(五)经济和信息化部门未对重点企业开展治超工作法规政策宣传教育,不支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开展治超工作的,追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六)工商管理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未按规定依法查处非法改装、拼装汽车及非法买卖改装、拼装汽车行为,未依法取缔非法改装、拼装汽车企业的;

2.对公路沿线煤场、货场无证无照非法经营行为打击取缔不力的。

(七)质监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主要责任人、分管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未对从事改装、拼装车辆生产企业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致使非法改装、拼装货运车辆出厂上路的;

2.未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无标生产行为的;

3.未按规定实施车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

4.未能严肃查处不符合认证要求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

5.未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进行有效监管,致使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未按国家标准检验货运车辆的。

(八)安监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对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的安全监管不力,发现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未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组织生产经营而不依法严肃处理,致使非法超限超载危货车辆驶入公路的;

2.未选择确定主要公路沿线的大中型化工企业作为危险化学品超限超载车辆卸载基地的;

3.未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对非法超限超载危险化学品车辆进行卸载处理的。

(九)煤炭部门未对煤炭源头装载加强监管的,追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十)国土资源部门对属于非法占地的装载货物源头未依法处理的,追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十一)县市区矿产品税费征收部门对经称重检测确认车辆非法超限超载未报告的,或者报告后擅自放行的,追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条 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发证机关依法暂扣或吊销其行政执法证件,并追究其责任;影响恶劣的,追究执法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一)违反治超工作“五不准”、“十条禁令”和市政府治超有关规定的;

(二)治超检测站(点)负责人及路政、交警有关执法人员不履行职责,擅自离岗、脱岗,影响治超工作的;

(三)对卸载货物擅自处理,对罚没收入截留、挪用、私分的;

(四)吃拿卡要、刁难司机(车主)、态度粗暴,损害群众利益的;

(五)私自放行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的;

(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

第十条 国家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对其进行责任追究;

(一)经营货运车辆,利用职权保护其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

(二)为超限超载违法对象找关系、说情、充当幕后“保护伞”,影响治超案件公正处理的;

(三)强迫命令或采取“打招呼”等方式指使、暗示执法部门或执法人员违反规定处理,私自放行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的;

(四)其他干扰、阻碍、破坏治超工作正常进行的行为。

第十一条 对查获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货总重超过55吨车辆,或车货总重虽未超过55吨但超过国家超限超载认定标准的车辆,以及因治超不力引发的重大案件,应倒查车辆途经治超站点、煤炭税费征收站点、途经路段交警执勤点等各个环节涉及的直接责任人及其所在地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同时根据下列情形倒查追究相关部门及其所在地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责任。

(一)货物装载源头为合法企业的,应追究负责企业监管部门的责任;货物源头为非法企业,由工商部门取缔,并追究工商部门监管责任;

(二)货物装载源头为非法占地的,应追究国土资源部门的责任;

(三)货物为危险化学品的,应追究安监部门的监管责任;

(四)车辆为非法改装车辆的,应追究查获地公安交警部门和该车辆非法改装企业所在地工商、质监、运管等部门的责任;

(五)非法改装车辆通过机动车安全检验的,应倒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机构、质监部门的责任;

(六)非法改装车辆属合法上户的,应倒查公安交警部门为非法改装车辆发放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及检验合格标志的责任。

第十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减轻责任:

(一)积极配合调查或者有其他立功表现的;

(二)主动纠正错误,有效阻止损害后果扩大的;

(三)由于过失发生的问题,情节轻微,影响不大,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

(四)其他可以从轻或减轻的情形。

第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或加重责任:

(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的;

(二)故意导致或多次出现失职渎职行为的;

(三)索贿受贿,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

(四)对查处工作设置障碍,拒不改正的;

(五)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加重的情形。

第十四条 对治超工作责任追究中需追究党纪责任的,由纪律检查机关依法处理;有违法资金的,依法追缴违法资金;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 国家公职人员受到责任追究的,其年度考核定级、职务晋升、工资晋级、职称评聘等按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