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造船工业从事有毒有害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作业工种范围问题给六机部的复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1:01:31  浏览:846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造船工业从事有毒有害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作业工种范围问题给六机部的复函

国家劳动局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造船工业从事有毒有害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作业工种范围问题给六机部的复函
国家劳动局


复函
你部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二日(79)六机劳字1530号来文收悉。经研究,同意你部提出的“造船工业从事有毒有害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范围表”中所列的工种,在其退休时,按照《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二)项的规定办理。
附:造船工业从事有毒有害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作业工种范围表
附:
造船工业从事有毒有害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作业工种范围表
--------------------------------------------------
序号|工种名称 |工种性质| 劳 动 条 件
--|-----|----|------------------------------------
1 |船舱电焊工|有毒有害| 一、工艺:是用2000~3000V大电流通过焊条和工件之间的短弧放电
| | |产生热量熔接钢材的过程。
| | | 二、劳动过程:在分段焊接和船体合拢后,焊工在二层底和船舱内无
| | |法通风的舱室中焊接,占船舶总焊接量的70~80%。加之舱室狭小,工人在
| | |焊接时,在舱内爬进爬出,进行卧焊、仰焊。每班需化焊条15公斤左右。焊
| | |条药皮含有锰、萤石,焊丝含有铬、镍、铅等成分。施焊时在高温的作用
| | |下产生烟尘及气熔胶,其中含有氟化物、氧化镍及锰粉尘。有的舱室,工
| | |人爬进去作业要出来,尚需另一工人拖出。
| | | 三、有毒物质:二氧化锰、氟化物、氧化铅。
--|-----|----|------------------------------------
2 |船舱气焊工|有毒有害| 一、工艺:用氧炔焰产生3000℃高温将带漆钢材进行焊接、切割。
| | | 二、劳动过程:在船舶制作分段,直至分段合拢后的气焊、气割工作是
| | |在舱室内进行,特别在舱内进行氧化锌管、紫铜排烟管气割、气焊过程
| | |中,烟雾大。另外还担负修船任务,修船气割的割口大都涂有红丹底漆和
| | |富锌底漆,产生铅蒸汽。
| | | 三、有毒物质:氧化铅、氧化锌。
--------------------------------------------------
续表
--------------------------------------------------
序号|工种名称 |工种性质| 劳 动 条 件
--|-----|----|------------------------------------
3 |船体装配工|有毒有害| 一、工艺:船体装配工是负责船体装配,平台分段制作到船台合拢
| | |至船下水,整体船体组装。
| | | 二、劳动过程:常年同电焊工配合作业,同电焊工一样,受其危害。另
| | |外还要自行电焊和切割,其工作量可达30~40%。劳动方式主要靠大锤
| | |打,梭子拉。特别在十几米高空吊板上作业,或狭窄舱内卧式打锤,操作
| | |难度高,劳动强度大。
| | | 三、有毒物质:二氧化锰、氟化物、氧化铅。
--|-----|----|------------------------------------
4 |碳弧气刨工|有毒有害| 一、工艺:是用碳精棒通上电流与工件之间形成高温电弧,使工件熔
| | |融,再用碳刨桅上的压缩空气吹去熔融之金属。
| | | 二、劳动过程:将应装配部件,安排好之后,首先用碳弧气刨工,气刨
| | |出边焊接的坡口,然后装配工进行组立。因此,碳弧气刨工,在船舱工作
| | |量有50~60%。
| | | 三、有毒物质:氧化锰、氮氧化合物。
--|-----|----|------------------------------------
5 |船舶油漆工|有毒有害| 使用的油漆系有机剂苯、甲苯,二甲苯做稀料、担负舱室内部的喷刷,
| | |舱室内喷刷面积是全船油漆面积的70%,船体水下部分,采用沥青、焦油
| | |防锈漆。
--------------------------------------------------
续表
--------------------------------------------------
序号|工种名称 |工种性质| 劳 动 条 件
--|-----|----|------------------------------------
6 |人力搬运工|特别繁重| 负责零部件人工搬运。船只下水,人工手持大锤打墩和打箱,人工拖船
| |体力劳动|进出船坞。舰船压载铁的扛运,每块压载铁100余斤,每条船计200吨左右,
| | |用人工从甲板到船底搬进搬出。
--|-----|----|------------------------------------
7 |沾割泡沫工|有毒有害| 在舱室内间壁和帮板内部用酚醛树脂酸沾泡沫塑料、塑料地板。这种胶
| | |含有酚、甲醛、二甲苯和石油磺酸等有害物质,在粘合过程中,酚醛胶挥
| | |发出苯和甲醛气体。
--|-----|----|------------------------------------
8 |船舶管子工|有毒有害| 负责舰船清水、燃油、滑油等各种管路。这些管路大都敷设在甲底、机
| | |轮狭窄部位,只能躺倒进行工作,受电焊烟尘危害。有些船只采用无法兰
| | |焊接,管子工还得从事电焊工作。
--|-----|----|------------------------------------
9 |氩弧焊切割|有毒有害| 对有色金属焊接,产生氮氧化物、臭氧。等离子切割钍、钨极有放射
| | |性辐射。
--------------------------------------------------



1981年1月2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建设部二○○○年度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

建设部


关于印发《建设部二○○○年度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





建科函[2000]28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北京市市政管委,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计划单列市建委,各有关单位:

  现将《建设部二○○○年度科技项目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建设部二○○○年度科学技术项目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年八月三十日
2000年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含考核指标)
研究单位
协作单位
起止时间
经费(万)
备注

自筹
拨款
地方拨款
总额

一 软



1、工程保险及担保政策要点与推进步骤的研究 1 工程建设中推行保险、担保的必要性;
2 国外工程建设保险、担保的情况;
3 我国推行工程建设保险、担保的可行性;
4 我国工程建设保险担保制度的框架及政策要点;
5 我国工程建设保险担保制度的推进步骤。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建筑管理司 清华大学、深圳市建设局、上海市建委 2000.2-2001.2 25     25  
2、住宅(区)全寿命期维修改造决策准则与应用 1 分析建立住宅(区)全寿命期不同时期的老化机理及老化度实用评价方法。
2分别对有特色保护价值的历史民居,50-60年代、70-80年代和90年代不同时期建造的住宅(区)进行寿命周期适时性维修改造和居住环境功能改善实证比较研究和工程测试。
3 建立城市住宅(区)全寿命期预防性、修复性、改造性维修决策准则和拆除重建决策准则。
4 结合实际维修改造工程应用推广,提出提高我国城市住宅(区)全寿命期维修改造决策科学化和技术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建议。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江岸区房地产公司、武汉工业大学 2000.8-2002.12 3     3  
3、小城镇的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再利用 1 城镇历史环境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2城镇历史环境保护的实施机制和保障机制。
3 城镇历史环境保护与城镇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4 农村城市化对城镇历史文化环境影响的研究及对策
5 信息化网络化影响下城镇传统文化发展的研究
6 新的城镇生活环境创造的规划及设计方法的探讨
7 城镇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实施机制和保障机制
8 新的城镇环境的再创造的规划设计方法
9 保护、更新、创造的过程及其规划管理方式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 2000.3-2002.3 10     10  
4、西部大开发中的城镇空间组织模式和发展战略研究 1 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现状调查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2 西部大开发中城镇发展目标于发展策略。
3 西部大开发中城镇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与总体空间布局。
4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布局与城镇发展的相关性。
5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镇发展的相关性。
6 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发展的相关性。
7 重点地区的城镇发展。
8 实施的保障措施。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   2000-2001 25     25  
5、法定图则制度和技术方法 1 法定图则制度体系。包括规划编制、审批、执行、咨询、监督检讨以及修订在内的一整套规划体系。
2 法定图则技术方法。包括编制的内容、深度、规划标准等。
3 与法定图则相关的技术标准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 深圳市城市规划院 2000.4-2002.4 10     10  
6、增大对国家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研究 1 分析投入机制;
2 分析项目性质、效益;
3 分析不保护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经济损失。关键技术:
 1成本 效益分析在风景名胜资源上的应用;
 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中国社会科研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   2000.1-2001.6 5     5  
7、小城镇发展理论与规划体系研究 1 国内外研究述评
2 小城镇发展理论(建构小城镇发展的一种多元理论框架)
3 小城镇规划体系(在发展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小城镇规划应用理论和实用技术体系)。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2000.6-2002.3 20     20  
8、建筑市场公开化、程序化运作研究 1 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市场的管理责任、权利和方式。
2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交易范围和管理权限。
3 工程投标信息管理的公开化。
4 工程评标体系的建立与程序化、公开化操作。
5 建设单位行为的规范化与公开化及违规处罚。
6 工程分包队伍质量控制与分包行为管理。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建筑业管理司、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铁路工程协会、中建总公司、北京,天津,四川,山东,江苏省市建委、深圳市建设局 2000.3-2001.2 20     20  
9、上海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应用 1 开展上海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基础研究。
2 植物新品种的引种、驯化和繁育研究,使本市绿地系统栽植的植物种类达到800种。
3 植物品种丰富、生物多样性高的绿地系统设计标准和规范的研究。
4 绿化植物丰富、生物多样性高的绿化示范基地建设。
5 木本经济林带的建设技术研究。
6 珍稀植物移地保护研究。
7 具有生物多样性特点的城市公园和大型绿地类园(区)的建设,促使公园的大型绿地的自然化。
8 改善以土壤为核心的立地条件,提高栽培养护水平。 上海市绿化管理局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植物所、上海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华东师大环科系、交通大学农学院 2000-2003 300     300  
10、小城镇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研究 1 小城镇结构体系及布局规划理论研究;
2 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小城镇用地数量、特点、问题等;
3 小城镇用地规模与各项用地技术指标;
4 小城镇镇区用地合理布局;
5 小城镇节约用地途径和方法;
6 小城镇土地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7 小城镇用地供应机制。 沈阳建工学院   2000.3-2002.3 2     2  
11、我国小城镇发展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地位、前景与对策 本项目在“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展开,先分两个专题进行,最后汇总成总报告。
专题一: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地位与作用。主要从空间角度研究我国城镇化发展轨迹与前景、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地位与作用。
专题二: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态势。主要对近20年我国乡村地区非农化过程中人口、产业的空间变化和小城镇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并总结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2000.3-2000.12     20 20  
    12、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1 为北京向全球性的“世界城市”的发展进行预研究,对比国外大都市地区城市建设经验动态,探索京津冀北城镇发展的可能模式。
2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引和环渤海地域空间范围背景下,研究跨越整个京津冀北的区域性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以谋求物质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诸领域的整体进步。
3 北京大都市圈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城镇建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具体政策,探索可能的空间形式,讨论各开发长廊和生长节点的规划构思与建设时序,促进新的快速交通系统与新型城市结构形态的有机结合,以适应社会发展多种可能性。
4 精心保护区域内各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典型历史街区和文物建筑的实施策略,努力为子孙后代保留中华文明的历史遗迹。
5 城市住房问题与住宅规划设计,通过旧城与旧居住区、近郊新城、居住社区、住宅邻里、典型居住模式与住宅户型及内部设备的研究,追求全面提高城市居住水平。
6 对区域与城市建设协调管理的探索。 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北京市规划委及规划设计院、天津市规划管理局及规划设计院、河北省建委及规划设计院,河北省相关城市 2000.3-2001.12 60     60  
13、基于4D技术的城市防涝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 关键技术:
1 设计并建立基于4D技术的鄂州市中心城区85平方公里矢量 栅格一体化空间数据库。4D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Q)、数字栅格图形(DRG)、数字线划图形(DLG);
2 设计并建立城市防涝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知识库;
3 设计并建立城市防涝减灾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
4 软件系统集成。 目标:针对类似鄂州这种襟江抱湖的中小城市防涝抗灾的实际问题,建立一可供实际应用的决策系统,实现信息查询与统计、数据库管理和更新、灾情情景模拟和预测预报、排涝调度预案的仿真和评价、平时防涝减灾规划辅助决策等功能。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鄂州市规划局地理信息中心   1999.4-2000.4 98   20 113  
14、住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总体方案和分步实施方案 通过对国内总体情况和有代表性的重点城市的分析,重新科学准确地计算出1997、1998和1999年度住宅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提出衡量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预测模型测算出未来十五年每年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目标:提出2005、2010、2015住宅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住宅用地供应数量、土地转让收入、人均居住面积、住宅供应量、住宅需求量、住宅自有率、科技对住宅产业的贡献率等衡量住宅业发展状况的指标及目标。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2000.3-2000.12 50     50  
15、工程概预算及计算书自动生成系统 1 工程图纸中数据的自动输入。本项目研究的软件系统将直接从工程图纸中读取各种数据。
2 工程计算。
3 工程计算书的自动生成。根据计算结果及工程计算书格式自动产生相应的内容。
4 库管理。包括:定额库管理、材料库管理、标准图集、工程种类、标准土建取费表、标准安装取费表、指导材料价目表等。 沈阳建工学院 东北工程预算咨询公司 2000.7-2002.12 10.5     10.5  
16、住宅空置问题研究 提出解决住宅空置问题的模式选择,按管理者、中介者、需求者、供应者四个住宅市场参与者的各自的行动对策,分别构建旨在消化空置住宅的调空体制、交易体制、消费体制和供应体制。 重庆市规划局   2000.6-2001.2          
17、21世纪的粤湛经济 海洋知识经济 全面系统地论述21世纪粤湛海洋知识的发展战略,深入研究粤湛21世纪海洋经济发展的模式,对东南沿海地区21世纪在中国经济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进行探索。 全国市长培训中心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湛江市人民政府驻京办 2000.1-2000.12 50     50  
二 城





1、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与开发应用 1 筛选出具有高效、性能优秀的、能产生生絮凝剂的微生物菌种。
2 设计一套能进行连续生产的中试装置,为菌种的大规模生产提供设计参数。目标:絮凝范围广、絮凝活性高、使用条件粗放、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絮凝沉降处理,微生物絮凝剂经过浓缩、消毒后,其絮凝能力不会改变;获得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技术并将其工业化。 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 2001.1-2003.12 66.2     66.2  
2、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特性的研究 1 一般测定:测定污泥的含水率(含固率)、挥发性固体(即有机物含量)、灰分、湿污泥比重、干污泥比重、SVI等
2 如果工艺允许和厂方同意,比较不同污泥处理工艺的特点,考察其对后继处理构筑物重力浓缩池的影响。
3 考察加药种类、加药量等与脱水性能的关系(取贮泥池中的污泥作为实验污泥),找出较为合适的加药种类及投药量。
4 取实际运行条件下的产气量及CH4含量数据,分析污泥消化运行情况。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000.1-2001.12 30     30  
3、适合于小城镇生活污水的集成化处理装置研究 运用氮磷的生物脱除机理,优化组合厌缺氧和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筛选高效填充材料,构造集成化的污水处理装置。提出推广应用样机和系列化图纸。技术关键:选择的处理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优良,氮磷营养物质去除率高;反应器中生物量大,供氧方便;设备安装施工、驯化培养和操作运行简便装置集成化程度高,利于形成系列化产品。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2000-2001 42     42  
4、关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处理水资源化再利用的研究 1 分析总结国内外现有城市污水资源化再利用研究和工程应用成果。
2 定期对护城河和通惠河水质现状检测和分析,护城河和通惠河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和水量平衡分析,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分析等。
3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处理水资源化再利用工程中潜在用户水质、水量需求分析,确定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出水的优化分配方案。
4 提出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水资源化再利用工程方案和分步实施措施。
5 完成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水资源化再利用工程投资估算和技术经济分析。
6 完成市政府已决定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水资源化再利用一期工程并完成一期工程的技术评价。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000.1-2001.12 98     98  
5、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与利用研究 1 污泥农田、林木土地处理区场地信息与选择设计。
2 污水水质和污泥成分分析。
3 未消化污泥堆肥研制生物多元有机复合肥。
4 多元有机复合肥对土壤、作物(玉米、水稻)的影响,盆栽及田间实验。
5 未消化污泥对林木、草坪生长及影响试验。指标:施于农田、土壤与农作物籽实中的重金属含量不超过国标,园林、花卉不产生毒害症状,发酵温度全年保持在55℃,污泥含水量45% 70%,有机复合肥中各功能菌与污泥及无机营养元素科学配比,功能和效用协调发挥。 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建设处、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999.1-2001.12 20     20  
6、模糊控制技术在充氧控制中的应用 技术:
1 在充分了解工艺过程、总结实际控制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模糊控制规则。
2 建立一套完整的模糊控制硬件设脱氮、除磷的泥令,污泥浓度。
5 用最优化方法求出不同条件下的最优曝气时间和最优沉淀时间。 目标:在碳、氮、磷比例不合理的情况下,出水氨氮达到10m/l以下,磷达到0.5 m/l以下,寻求最佳的污泥令,污泥浓度及最好的去除效率。 华南建设学院西院         20 20  
                   
8、(Biosmedi)高效生物滤池研究 1 寻找合适的过滤介质,对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较好的去除作用,同时对不同绿料介质对氨氮、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试验。2 选用适合微污染原水特点及滤料介质要求的构筑物型式。3 选择高效、低耗的反冲洗形式。目标:1 适合于微污染原水处理;2 反冲洗效果好、耗水、气量较小;3 对氨氮有较高处理效率,固定投资省,运行维护方便。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   2000.3-2002.5 62     62  
9、美国暴雨水管理模型在南方湿润地区中小城市应用试验研究 主要涉及有关参数、分块、边界条件以及有关结构上的一些问题。通过验证,调整和必要的改进达到模型广泛应用的目的。这一课题研究不仅需要大量的试验,还需要进行一些深入的理论分析,涉及到水文学和流体力学(水利学)等一系列问题,其特点是综合性强、难度大。   余姚市城乡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 余姚市水利局、宁波市规划局、同济大学、余姚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00-2001.12 30     30  
10、城市建筑小区取水节能途径研究 在市政管网(城市供水管网)水量不足情况下,直接由管网取水的水量范围、取水水压。
1 市政管网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2用户取水水量对市政管网压力分布状况的影响
3直接由市政管网取水的水量范围和取水水压范围
4 取水水压控制装置的研制
5 其它节能方法的研究   沈阳建工学院     5     5  
11、新型回转式垃圾焚烧炉及成套设备开发研究 1在焚烧炉炉体结构上采用双筒体两段式回转炉构造,国外均用单筒体回转炉;
2在燃烧原理上,将垃圾的干燥和燃烧分别控制,对不同组分和热值的垃圾适应性强。技术创新特点:垃圾干燥及去湿技术、炉体构造技术、炉体隔热及密封技术、垃圾焚烧工艺控制技术等。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所   2000.6-2001.12 385     385  
12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技术集成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处置系统现状、方式、技术集成等的研究以及对我国该系统发展建议。关键技术:生活垃圾压缩收集及处置工艺,生活垃圾集装箱中转工艺。《生活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处置系统概论》一书编著。 上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局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 2000.7-2001.12 10     10  
13、城镇垃圾处理系统组团式布局模式 结合小城市或小城镇行政区划、地域范围、地理条件、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垃圾性状的具体情况,确定构成城镇垃圾技术组团的原则与要求。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比较评价方法,确定小城镇垃圾处理适用技术选择原则与方法以及垃圾处理系统组团布局设计程序与方法。 武汉城建学院   2000.1-2000.8 30     30  
14、广州市李坑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及生态园建设示范工程 1 垃圾填埋厂生态环境恢复及示范实验区建设。
2 垃圾填埋厂沼气产生与排放特征调查。
3 封场后沼气综合利用方式与费效评价调查。
4 填埋区构筑物建造可行性研究。 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2000.12-2003.6 7500     7500  
15、建筑及居住小区优质饮用水供水技术 1 水质技术指标
2 水处理设备技术指标
3 管道设计流量、循环流量及水力计算的技术数据。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清华大学 2000-2001 2     2  
16、氧化絮凝复合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开发研究 1 氧化絮凝复合床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2 研制适合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氧化絮凝复合床填料组成。
3 该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运行条件和技术参数。
4 研制出结构合理、处理效果好且运行费用低的设备设施。
指标:
1一般浓度垃圾渗滤液经本技术设备处理后可达标排放;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经处理后,CODcr去除率达70%以上,NH3去除率50%以上,色度降低70%以上,渗滤液可生化性提高,只需简单生化处理可以达标排放。
2 本技术与现行处理方法比较,节省投资30%,占地减少40%,运行费用减低40%。   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 中山大学环境工程中心 2000.4-2001.6 101.5     101.5  
17、AMEX衬管物理性能及用于燃气金属输气管道修复技术 通过对原材料、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伸长率,黏结强度,撕列强度,剥离强度;水压实验集中应力抗压强度;酸(碱)液侵蚀后的强度变化;在低温(高温)环境下进行复合后的强度变化;燃烧性实验研究对材料进行充分了解,并为寻求安全施工工艺提供依据。关键技术: 材料黏结前必须受到一定量的拉伸,应保持到黏结固化。 黏结复合过程中受恒压养护。 黏结过程中黏结剂不能外溢。   北京建工学院 北京天环燃气有限公司 2000.6-2001.4 13     13  
18、城市燃气供应系统泄漏爆炸事故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采用非线性理论和7方法,结合其它理论方法如模糊数学方法、概率统计方法、事件树分析等把不确定因素合成到灾害分析结果中,以数学仿真技术模拟事故发生过程,提高极端信息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密度。剖析一、二个实际城市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和环保管理过程,处理城市燃气供应系统突发性事故。最终提出安全减灾、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分析方法。
目标:
1 提出适用于城市燃气供应系统灾害性事故的、基于不同类型的资料和经验的不确定性度量表示方法。
2 提出城市燃气供应系统灾害性事故发生规律、成灾方式、后果预测和经济损失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模型。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2000.10-2003.9 8     8  
19、提高大熊猫初生幼仔免疫力研究-注射用大熊猫血液球蛋白和大熊猫人工乳的研制 技术关键:大熊猫初乳的无菌采集、全营养分析、免疫物质的生物合成以及人工乳配方的制定和完善。
指标:
1获得注射用大熊猫血液球蛋白及口服用大熊猫初乳,大熊猫幼仔在应用了这两种制剂后有望进一步减低其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感染性疾病治愈率,从而提高大熊猫幼仔特别是人工及全人工哺育下大熊猫幼仔的成活率。
2 建立一套大熊猫血液免疫球蛋白的提取技术规范。
3 提出提高大熊猫初生幼仔免疫力的具体措施。
4 在获得足量初乳的情况下,有望探明初乳之中的IGA特性并建立提取和应用方法。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动物园 2000.2-2002.12 4.5     4.5  
20、防滑低噪声沥青路面的研究 防滑低噪声沥青路面和所用沥青混合料技术资料调研和研究方案确定;高粘度沥青结合料性状研究;集料性状、规格的选择;面层组配设计和性能试验,测试设计参数;低噪声防滑沥青混合料制备工艺流程确定和生产;沥青混合料声学性能测试;现场试铺和性状观测(包括前期地面道路中的试验工作);防滑低噪声沥青路面实施技术和工艺要点。技术关键:
1 矿质集料的选择和级配设计
2 增强型沥青混合料的组配设计和性状评价
3 增强型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防滑低噪声面层的施工工艺。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 乌鲁木齐交通改善项目办公室、同济大学、新疆交通研究所 2000.6-2002.12 60     60  
21、北京市交通系统快速干道整体优化工程研究 1 合理划定车道宽度。在大量观测与实验的基础上,找到交通安全与通行能力的平衡点。
2 快速路主路出入口的合理布局和型式。主要解决出入口间距问题。
3 解决菱形立交的交通矛盾。交叉口的合理布局和有效的交通组织方案。
4 独立的非机动车系统。考虑干道宽度、必要的绿化面积和对非机动车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换乘问题。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事故处、秩序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2000.1-2001.12 291   2 293  
22、高等级公路路面损伤的仿真研究 应用细观损伤理论及断裂理论建立在疲劳荷载和疲劳变温条件下,路面从损伤到开列演化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模拟,编制描述路面损伤过程的可视化计算机仿真模拟程序。通过图形仿真来模拟实验结果,特别是复杂的实验过程,做到动态跟踪,直观反映路面损伤断裂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来探讨裂缝产生的机理,对实验、科学研究、设计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可暂时替代实验,同时也为以后实验奠定基础,特别减少实验中不必要的浪费,节省人力物力,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关键:建立非匀质、非线性材料疲劳损伤模型;路面从损伤到开裂演化过程计算机仿真模拟。 沈阳建工学院   2000.7-2002.6 14     14  
23、排水抗滑沥青混合料的研究 研究排水抗滑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比和路面性能。技术:改进集料级配增加排水抗滑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采用适宜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增加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掺加抗剥离剂、抗老化剂等各种添加剂,改善排水抗滑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指标:空隙率15-25%,稳定性、耐久性好。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苏州交通局 2000.9-2003.9 20     20  
24、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与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本课题研究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与管理设计方法,总结、创新出各种新交叉口形式,并对其景观艺术设计程序与手法进行探索。本研究注重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故而除提出理论依据外,还要对交叉口的交通设计、道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的内容、深度、步骤和手法提出先进、适用的成果。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深圳意境景观艺术设计公司 2000.6-2002.6 10     10  
25、我国发展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城市发展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关系研究;
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典型城市示范工程
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   2000.5-2003.6          
26、城市轨道车辆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主要研究:G6W-4型交铰、三车体、低地板、六轴城市轨道车辆的铰接装置、动力转向架和从动转向架,采用先进的交流三相异步牵引电机替代传流直流牵引电动,采用低地板车型。 江苏福莱西宝股份有限公司     1950     1950  
三 建





1低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研究 1 发展低预应力技术,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并进行应用研究,与现行规范相协调。
2 将低预应力技术应用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充分发挥其强度高、刚度大的优势,拓展其经济范畴,提出该类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初步建议。
3 将低预应力技术应用于自重大而使用荷载小的桥梁及其它抗裂要求高的结构,提出具体、合理的预应力度大小,完善并简化其设计及施工方法。
4 研制实用、经济便于施工的小吨位预应力工艺。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2000.5-2002.5 12     12  
2、叠层橡胶垫隔震建筑结构设计专用程序 1 隔震层设置;
2 隔震结构体系动力分析;
3体系整体稳定验算;
4隔震垫上、下部结构内力配筋计算及施工图;
5 隔震垫局部强度验算及连接大样图 ;
6 前、后接口及工程数据处理;
7 系统集成。  太原市建筑设计院   2000.3-2001.3 10     10  
3、多(高)层及复杂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动力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 1 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装置构成
2 基于动力模型与随机摄动的建筑结构分析技术精细化
3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示范工程  太原建委、同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建筑设计院、太原工程质量监督站 2000-2002 90     90  
4、挤压分支桩的设计、施工与试验研究 挤压分支桩充分利用中、下层各优良土层的抗力,使单桩承载力成倍增长,单位立方砼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研究突破了普通桩的成桩工艺。  安徽阜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阜阳市古建筑打桩公司   2000-2003 30     30  
5、深厚软土地基上桩基合理设计技术 研究以强度和变形双控制为基础的深厚软土地区桩基合理设计技术,是一种新的设计思想体系,与以强度(承载力)控制为基础的传统桩基设计思想不同。本课题既控制平均沉降又控制差异沉降。
技术关键:
1 研究并制定桩基础的平均沉降控制标准以及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2 研究并建立能反映实际的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理论,以计算桩与承台和基底土总承载体系的整体安全度。
3研究较为严密、合理的桩与承台和基底土总承载体系的沉降计算方法。
4桩基承载性能与沉降的现场试验研究。技术指标:与传统桩基础设计方法相比,将节约基础造价30%-70%,而且可靠、快捷。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0-2002 10     10  
6、密肋轻型框架节能结构体系理论及应用研究 1 复合墙板框格与砌块的优化设计及墙板承载力实用计算公式。
2 建立结构体系的空间模型及分析方法、设计计算理论并完成相应计算机程序的编制。
3 探讨结构体系振动特性、动态反应、破坏机制及抗震能力。
4 建立结构体系的设计计算方法及相关技术规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0.1-2001.12 300     300  
7、在役建筑物可靠性分析及加固技术的产业化研究 1 建立旧有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评价体系和方法,编制旧有建筑物可靠性评估标准,为河南省的工业厂房及住宅维修和加固提供了评价方法。
2 推出旧有建筑物的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及仪器,编制地质雷达测试技术规程,钢筋锈蚀测试技术规程,氯离子含量测试技术规程,钢筋应力测试技术规程,混凝土缺陷雷达测试技术规程,电镜扫描法测试混凝土微观结构技术规程。
3 研制出化学灌浆加固和碳素纤维布加固新技术,编制相应的技术标准,以应用于常规加固技术不能适用的异型结构、受恶劣环境影响的结构及抗震能力要求较高的结构。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郑州工大、河南华森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沈阳建工、郑州粮食学院建工系 2000.5-2003.5 150     150  
8、旧住宅更新改造产业化技术系统研究 子题 1:旧住宅更新改造国际先进技术追踪研究。以发达国家成熟适用技术方法和市场开发前景好的成套技术产品为调研重点。
子题2:我国旧住宅更新改造重点发展技术。建立以住宅产业化急需的成套改造,部件产品配套更新,建筑材料分类利用,旧区环境改善保障,旧住宅抗震防灾修复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更新改造技术系统。
子题 3:住宅(区)更新改造项目评价与规划控制技术。建立由住宅老化度评价,环境劣化改善评价,改造项目效用评价,旧区渐进式更新改造规划等技术组成的更新改造项目实用评价技术系统。
子题4:我国旧住宅更新改造技术产业化途径与对策。通过市场分析和示范工程应用研究,提出我国旧住宅更新改造技术市场化、产业化推广应用可行途径和相关对策建议。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清华大学、武汉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2000.9-2003.9 4     4  
9、索支撑结构、点支式玻璃幕墙 1不锈钢及不锈钢拉索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和设计计算指标的确定。
2 不锈钢索节点的构造 ,零、配件强度、刚度的设计与控制,拉索夹紧力与拉索滑移的计算和控制。
3 应用于点支式玻璃幕墙索支撑结构力学特性的分析和专用计算机程序的研制、开发。
4 索结构最优预拉力的确定和对边缘结构影响的研究。
5 索结构施工方法和安装误差调整方法的研究,索结构合理形式与施工方法关系的研究。
6 钢索拉力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的研制。
7 大面积点式玻璃幕墙,平面内外允许变位和极限变位的研究,控制标准的制订。
8 大面积点式玻璃幕墙,风荷载取值问题的研究。
9 各种品种玻璃在点支承状态下,强度、变形的计算方法和控制标准的制订。 深圳市三鑫玻璃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冶金建筑研究院 2000-2002 175     175  
10、(超)高层建筑错列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研究 1 墙板单元沿框架高度错列布置的合理规律研究。
2 错列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内力分析方法及计算机分析程序的研究。
3 错列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
4 错列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5 错列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设计建议和构造要求。关键技术:错列布置的合理规律;结构体系的内力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程序;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结构体系的构造要求。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2000.3-2002.3 10     10  
11、大型工程项目抗地震全局优化管理与设计 1 建立工程项目多功能、多目标的全局优化模型2 选择智能优化方法,考虑非量化的决策因素。3 工程系统的逻辑关系和失效相关性分析。4 建立集成化的决策支持系统。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2001.1-2003.12 20     20  
12、火灾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抗震修复 1 建立火灾时室内的温度发展模型以及钢管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构件内部温度场的评估方法;
2 建立火灾后钢管及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3 编制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在火灾后的全过程分析程序,模拟计算,建立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恢复力模型及骨架曲线特征点的简化公式;
4 建立基于损伤力学分析和神经网络理论的火灾后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分析方法与修复技术。
关键技术:
1火灾中钢管混凝土构件内部温度场的计算模型;
2 火灾后钢管及混凝土在单调、重复荷载下的应力 应变曲线;
3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恢复力模型及骨架曲线特征点。
目标:建立一种基于定量分析、智能化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火灾后性能损伤评估方法,提出有效的抗震修复措施。 沈阳建工学院   2000.8-2002.12 3     3  
13、外保温复合夹心节能墙体抗震构造措施 1 墙体的抗震性能及荷载在内外叶墙之间的分配。
2 拉接件的间距变化对墙体承载能力及稳定性能的影响。
3 内外叶墙片的协调变形问题,分析墙体的开裂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4 研究圈梁、构造柱及其它的构造措施对夹心墙的作用效果及如何改进的问题。
5 拉接筋与拉接砌块结合使用的效果及拉接筋的防腐处理问题。目标:通过对外保温复合夹心墙体的抗震实验研究,研究其内力分布、破坏机理与模式,提出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改善墙体的受力性能和变形性能,提高其抗震承载力,并对拉接筋的合理间距及其防腐处理提出具体要求及方法,为此项节能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安全可靠得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沈阳建工学院   2000.7-2001.12 8.8     8.80  
1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裂缝控制技术和工程试点 在国内砌块建筑裂缝控制技术研究中,率先尝试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的研究方法。使采用的数理分析为基础抗裂措施经济又到位,价值最高。指标:确保试点工程建筑不出现温度裂缝,外墙隔热保温性能,二次装修适应性,墙体抗渗能力达到本地区同类砖混结构住宅的相应性能。经济指标达到本地区同类砖混结构住宅的先进水平。(工程造价不得超过本地区同类砖混结构的7%)。   杭州市墙体改革领导办 浙江大学结构所、浙江大学建筑院、杭州市房地产开发实业总公司 1999.7-2001.8 85.15     85.15  
15、多层轻型框架结构节点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分析研究利用I型截面梁柱腹板曲面后强度的多层轻型钢结构框架节点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和破坏模式,包括:
1 节点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板域的应力应变及破坏特点
2 节点域剪切变形对整体框架位移的影响
3 节点吸收地震能的耗能能力及延性
4 建立节点抗震设计计算方法目标:提出适合多层轻型钢结构既经济、安全可靠,且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节点连接形式及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建立简单使用的计算公式和构造措施。   沈阳建工学院   2000.7-2002.6 3     3  
16、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用于城市桥梁的加固与修补研究 本课题系国际上最近发展的新研究领域,本课题的研究仅是一个开始阶段的研究,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欠缺。许多方面将经过长期研究才能解决,现在先将本简短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内容列举如下:
1 FRP片用于结构补强的国内外资料调研。
2 FRP片原材选型,制备工艺和性能的研究
3 FRP片用于补强RC结构修补和加固工艺研究。
4 提高 FRP片与补强构件的锚固力,提高补强构件的构性的研究。
5 FRP片补强RC构件的主要构造和计算方法。
6 外部因素对 FRP片结构补强性能影响。
7 工程试点及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8 技术规程和设计规程推荐建议。 上海建科院 市政局公路处、上海建科公司 2000.7-2001.12 15     15  
17、高层建筑自动沉降测量系统开发与应用 1 沉降变形自动测量仪研制;
2 专用测点研制;
3 连管选型及埋设连接技术应用;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自动观测测点布设方案。
目标:
1 比传统的几何水准观测速度快两倍,设备投入是同等级水准仪的1/5;
2 不需要专门的测量技术人员,对于一般施工单位不需外委观测;
3 便于业主和质检部门掌握变形情况,确保建筑物安全施工和运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院   2000-2001 6     6  
18、碳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新技术 研究CFRP加固混凝土梁、柱构件的成套技术,解决以下关键技术问题:1 构件已负荷状态下,CFRP加固构件的受力状态研究;2 碳纤维布与混凝压、抗剪性能提高幅度,并确定其标准强度;比较复合墙体的极限状态下的抗压、抗拉、抗剪等变形能力并确定相应的取值;确定复合墙体的抗压刚度、抗拉刚度和抗剪刚度及相应的变形模量。 目标:优选出来的复合墙体其抗剪、抗拉强度的标准值比单纯的砌筑墙体的相应值提高一倍,提出各种复合墙体的性能及性能价格比、施工方法及质量检测方法。 中国建科院结构所 郑州工业大学土木系、天津房信集团 2000.5-2003.5 350     >350  
                   
20、高层建筑结构的智能振动控制技术 1 建立适合于建筑结构的人工网络模型,进行网络的初始化及网络基本理论;
2 收集网络训练样本并对网络训练;
3 控制装置最优数量和设置部位的优化选取;
4 结合现有的建筑结构控制技术,实现结构的智能控制,得到建筑结构在地震和风作用下的振动控制数值仿真分析;
5 智能控制器的研究,实现建筑结构的在线、实时控制;
6 应用技术的研究。 沈阳建工学院   2000.6-2002.6 8     8  
21、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新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 应用复合材料力学方法分析与数值模拟仿真方法研究FRP加固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提出适合于工程应用的计算公式。
2 分析FRP加固构件在疲劳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破坏响应,探讨钢筋-混凝土-FRP之间损伤破坏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对加固构件进行寿命评估,以提出合理的加固策略。
3采用CFRP(碳纤维复合材料)和GFRP(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对于1、2项研究内容进行实验研究,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并进行两种加固构件加固效果的综合比较。4 提出几种重要混凝土构件的FRP加固设计方案。
关键技术:加固构件计算公式的推导;
复杂荷载作用下对加固构件的综合影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固构件的再损伤分析以及寿命预测。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2001.1-2002.1 39     39  
22、利用磨细高钛矿渣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高钛矿渣特性的研究特别是添加合适的外加物和利用机械力活化以激发其水硬活性的研究,提出高性能混凝土用高钛矿渣的粉磨细度、颗粒级配、添加物种类与掺量的合理参数、优化设计配制最佳高性能混凝土; 高钛矿渣水硬活性的改善; 选择合适的高效混凝土外加剂; 抑制高钛矿渣高性能混凝土塌落度损失的添加物的优选。 攀枝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西南工学院 2000.7-2002.12 15     15  
23、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设计软件开发 1 钢筋混凝土构件内温度场分析软件;
2 考虑高温损伤及微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本构模型;
3 用细观损伤学研究宏观力学参数并建立宏观参数间的关系;
4开发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高温损伤高温蠕变等因素耦合作用非线性分析软件;
5 通过以上工作,建立起一套合理、适用的结构防火设计计算方法,开发相应软件,为设计人员进行防火设计提供有力的分析计算工具。 沈阳建工学院   2000.6-2002.6 1.5     1.5  
24.H型钢与复合保温墙板住宅建筑体系及产业化开发 H型钢框架结构工厂化施工楼房技术;
工业废渣聚合技术(生产内外墙板);
太阳能地板低温取暖、分户计量技术;
建成10万平方米试点示范(小区)工程,提出H型钢与复合保温墙板住宅建筑体系成套技术。 莱芜安尔发建筑新技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莱芜市钢城企业集团 烟台开发区创新建筑设计研究所 2001.1-2004.2 16000     16000  
四 节能 1、中国东部节能窗研究 内容:
1 不同窗型和不同窗框材料的窗户热负荷研究。
2 窗墙比的最合理安排。
3 最佳节能窗在中国东部全面应用的节能、经济分析。
技术关键:动态热负荷分析、窗户投资与节能的经济性分析、计算机模拟分析。
目标:确定最佳节能窗型,使建筑物热负荷降低30%-40%,在中国东部大力推广双层窗的应用,推动建筑节能工作上新台阶。 南京建工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建筑设计院 2000.6-2001.6 8     8  
2、新能源开发 用硅酸盐作能源材料的实验研究与技术开发 关键技术:
1研制一台可进行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硅酸盐燃料裂解装置;
2 确定实验用硅酸盐工作物质、引发剂和控制链式理化反应的方法和实验条件;
3 准确测量单位质量的此类硅酸盐释放热量的方法。
特点:
1 把对硅酸盐材料特性研究与热工技术相结合,探索获取这种新的洁净能源的技术途径和工艺路线。
2 将定性与定量实验相结合,确定硅酸盐燃料的使用条件。 北京建工学院   2000.7-2000.7 2.0     2.0  
3、夏热冬暖地区民用建筑节能研究 开展民用建筑的建筑节能,以住宅、办公楼为主,调查试验目前围护结构、室内热环境状况、空调降温的效果及空调能耗,并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复核,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筑空调能耗标准,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指标。
关键技术:
1 热舒适环境下的空调耗能指标;
2围护结构隔热节能热工指标。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 2000.7-2002.12 50     50  
4、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研究 建筑围护结构通常指:外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外窗、外门等。本课题通过总结本院和兄弟院所的有关科研成果、测试资料,并通过一些必要的实测研究和理论计算,从而获得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指标。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围护结构,如:铝合金门窗、幕墙等进行热工机理研究和必要的实测,了解其隔热性能,对这些新型围护结构的隔热问题提出有现实意义的建议。建设热工测试所需的冷热试验室、自然环境下的测试用标准房。 广东省建科院 福建省建科院 2000-2002.12 66     66  
5、住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 本项目是对住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给予评价,探索住区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集成化的完整评价系统。 评价内容:小区规划评价、建筑单体评价、环控系统方案与评价。 清华大学热能系   2000.4-2003.4 15     15  
6、旧城区改造中绿色建材与节能技术比选与应用研究 建立旧城区改造中绿色建材与节能技术经济适用指标体系和比优优化模型;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的城市区域规划指标研究;节能技术的技术经济适用指标研究及其旧城区改造中应用的比选研究;建立绿色建材与节能技术适用于旧城区改造的比选优化模型和开发相应的软件包。 上海杨浦建设集团 上海理工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0.1-2001.6 16     16  
五 机械 1、液压挖掘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液压挖掘机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推进机器节能、省力及安全性,本项目研制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具有下述功能:
1 通过柴油机与液压主泵联合控制,解决柴油机怠速状态下的节能,根据作业环境、内容和要求选择作业模式,使不同作业模式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完全成为液压主泵的输出功率;
2 对于部分特殊挖掘工况,如斜面、平面挖掘方式进行智能控制,减轻司机操作的疲劳;
3 具有防接触、防干涉安全警报及自动停机功能。 重庆建筑大学   2000.6-2002.12 10     10  
2、建筑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研究与开发 把现有的套筒挤压连接技术,锥螺纹连接技术、镦粗直螺纹连接技术、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从接头性能、质量稳定可靠性、施工方便性、接头综合成本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出一种操作简便、质量稳定可靠、接头成本低的钢筋机械连接技术,使其尽快完善发展,推向国内外市场,提高我国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水平。 中国建科院建筑机械分院 廊坊凯博新技术开发公司、中科院富迪新技术公司 2000.6-2002.12          
3、轻型快速拆装上回转塔式起重机 1 整体原理研究,包括工作原理和拆装原理。由于拆装方法的改变,对现有塔机一些结构的工作原理必须进行恰当的调整,以保证在整体上的协调一致;拆装上要尽量保证省时省力,减少安装过程中具有风险的安装作业,研究出上部结构更合理的拆装分组方案和其升绳与变幅导向滑轮在臂端的自动锁定与分离方式;
2 根据研究内容1的原理进行具体的构造研究,确定出实施原理的具体构造方案;
3 设计生产图样;4 样机试制与总结改造。 关键技术:快速拆装原理。 沈阳建工学院 沈阳建筑机械厂 2000.6-2002.12 30     30  
六 信

1、家庭控制总线开发应用 各种各样的信号通过家庭控制总线传到各个不同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发出的各种控制信号通过家庭控制总线发送到各家各户。家庭控制总线与各个子系统的接口协议的创建是本课题的技术关键点。家庭控制总线与各子系统接口协议的研制成功将实现智能园区各种系统的集成。 沈阳西东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沈阳万科房屋开发有限公司 2000.4-2001.4 455     455  
2、基于视觉的神经网络分类器及应用研究 基于视觉信息的神经网络分类器的构成、性能及优化方法,并结合胶合板缺欠检测分类系统这一典型应用,通过对几种常见网络对比、结构优化、设计判断树,最终实现性能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精度要求的神经网络分类器。技术关键:神经网络结构确定及参数选择。 目标:工程应用,将视觉、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引入到木材生产线质量检测系统中,解决自动化生产线检测技术难题,实现智能检测与分析。 沈阳建工学院 英国WALES大学、沈阳市木材加工厂 2001.1-2002.12 19     19  
3、岗位培训管理信息系统 1 基于开放的客户/服务器与Internet/Intranet浏览器/服务器相结合的最先进的网络计算应用模式;
2 优秀的实时响应能力和可扩展性能;
3 支持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应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4 完整、灵活的安全管理机制;
5 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建设部发展规划。 湖南省建委 创智软件园有限公司 1999.10-2000.5 30     30  
4、LonWorks技术在智能建筑系统中开发与应用 智能建筑由三大系统组成,即建筑物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本项目研究开发这三大系统的集成技术,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应用节点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和器件等。成果主要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成为国内智能建筑主导。 中南工业大学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2000-2002 820   80 900  
5、数据化人居环境的指标体系研究 1 研究数据化人居环境技术方法,提出系统基本框架结构;
2 研究子系统的分解原则,构造典型结构;
3 研究数据化人居环境技术系统设计、管理诸要素,确定系统最佳操作模式;
4 借鉴国外数据化人居环境技术发展模式,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数据化人居环境系统模式、方法及技术标准;
5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典型国外数据化人居环境系统。
目标:确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应我国国情的数据化人居环境技术系统方案与方法。 沈阳建工学院 沈阳市新基泰华公司 2000.1-2001.12 11     11  
6.通用工程地质GIS系统的研究 统一的区域地层代码; 断层等特殊地质构造在三维地质模型中表示; 三维地质模型图形平台的选择; 大量的数据和计算在台式机上的适应; 直接接受来自于工程勘察报告数据的方式; 工程地质领域因特网查询系统的设计; 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及更新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2000.4-2000.12          
七 建

1、利用工业废渣生产轻质、高强、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 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研究其化学成份和特性,配以水泥、沙子、石子等制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墙体材料。 砌块性能指标:规格(mm)390*190*190,抗压(Mpa)〉10,抗折(Mpa)〉2.5,抗渗性〈10mm,软化系数〉0.85,抗冻损失10%,传热阻1.98W,隔声量45dB,含碳量8%,烧矢量24%。 太原峰源新型墙体材料厂   2000.1-12 150     150  
2、无机工业废渣激活技术的研究 1 工业废料(矿渣、粉煤灰等)的激活方法研究,利用复合激活措施。
2激活剂的优选性研究(尽量选择价廉、激活效果好,甚至本身也是工业废料的激活剂)。
3 激活效果研究。利用工业废料大掺量地替代水泥配制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指标:经激活的无机工业废料能大掺量地替代水泥,配制绿色混凝土。适用于排污治污混凝土结构工程。强度不低于同条件混凝土,耐腐蚀性提高,综合经济成本降低20%。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 2000.9-2002.12 15     15  
3、高级塑钢门窗在高层建筑的应用研究 1 高级塑料异型材的研究。包括:先进设备、高档模具、主料、高档配方、辅助高档配方;
2 高级塑料异型材的断面设计和腔体结构的研究;
3 高级塑钢门窗组装的各个关键环节的研究。包括:根据风载荷的窗型分格、下料精度、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各类五金件的选用和安装方法;
4 高级塑钢门窗焊接强度的研究;
5 高级塑钢门窗窗衬钢合理配置和衬钢腔的研究;
6 高级塑钢门窗五金件的选用、安装和技术要求;
7 高级塑钢门窗安装方法的研究。 中国建科院建筑机械化分院 北新建塑有限公司、大连实德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2000.4-2002.4          
4、C80-C100级高性能泵送混凝土试验研究 1 原材料选择
2 制备技术
3 混凝土各项性能的试验研究。
指标:
1 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控制不超过450kg。胶结材料与超细掺和料总量不超过600kg。
2 配制强度控制在fcu,o = fcu,k + 1.645σ0 + 0.12fcu,k。
3 依国家水泥标准进行混凝土相关性试验。
4 预拌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充分保塑,可泵性能好,对工程有要求的能达到免振自密实。 沈阳北方建筑材料试验有限责任公司   2000.3-2001.12 10     10  
5、特种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1 主要农作物杆壳等废弃物的粉碎、加工方法;
2 主要农作物杆壳的长度、掺量、含水率和增强方式对氯氧镁水泥材料性能的影响;
3 用氯氧镁水泥胶结农作物杆壳制作的建筑物板性能与应用。技术关键:农作物杆壳的增强方式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氯氧镁水泥的抗水、抗吸潮返卤和抗变形技术。 指标:抗弯强度 ≥ 5.0Mpa,表观密度 ≤ 1500KG/M3,吸水率≤ 30%,抗水性 ≥ 0.80,抗吸潮返卤性:合格,不燃性:A级。 沈阳建工学院   2000.3-2001.12 240     240  
6、利用磨细高钛矿渣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1 高钛矿渣特性的研究:高钛矿渣矿物结构特性,固有水硬活性及其机械力活化对其水硬活性的改善效应。
2 高性能混凝土用高钛矿渣的工艺技术参数:高钛矿渣的粉磨细度、颗粒级配、添加物种类与掺量。
3 高钛矿渣在高性能混凝土体系中界面反应产物、作用机理研究。
4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最佳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优化,混凝土外加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适应性,优选抑制高钛矿渣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添加物。
5 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研究。
6 推广应用。 攀枝花规划设计院、西南工学院   2000.1-2002.2 15     15  



2000年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 技术开发项目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技术依托(承担)单位 国(境)内外合作者 起止时间 经费(万) 备注
总额 部拨 自筹 贷款
一 建筑工程机械 1.GHG40型钢筋滚压直螺纹成型机 1)专用减速机的研制
2)钢筋螺纹滚压加工的滚丝头
3)螺距为2,5mm、3mm、3.5mm滚丝轮
4)钢筋剥肋机构的试制
5)滚刀机构试制
6)自动进退刀控制系统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 廊坊凯博新技术开发公司 2000.3—2001.10 70   40    
2.液压切断机 开发液压式钢筋切断机钢筋平切头设备。研制能平头的月牙形切刀及液压压力匹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 廊坊凯博新技术开发公司 2000.3—2001.6 7   7    
3.YL16轮胎压路机 转向轮采用滑动轴承转向,四个轮胎铰接浮动结构设计;后轮为五个轮胎,装有气推油钳盘制动装置等,技术水平将达到国际90年代后期先进水平。 洛阳建筑机械厂   2000.3—2000.12 18   9    
4.YZ25GD振动压路机 本机型为当今世界最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整机重25吨,工作装置质量16吨。其特点是行走驱动系统通过机、电、液联控,可实现四栏无级变速,有前轮驱动及后轮驱动功能;线载荷大,激振力大,具有变频变幅功能。 洛阳建筑机械厂   2000.3—2000.12 100   50    
5.KQT1500-H大直径回转式全套管钻孔机 研制钻孔直径为1.5m、2m、3m规格的系列产品
研究恒功率调速全套管驱动系统及液压动力站
楔形套管液压夹紧机构研制
全套管连接机构研制
套管压入机构及压入力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套管垂直精度自动检测、纠偏等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研究  
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   2000.3—2001.12 400   200    
二 水处理与垃圾处理 1.HS-1G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发生器 关键技术为:基本放电单元内的介质管和外加的高压电源,以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 北京海淀华胜电子科技开发公司 武汉工业大学 2000.3—2000.8 80   80    
2.一体化净水设备 技术特点是利用已有的成熟水处理工艺,将各净化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在原水水质变化的条件下,保证设备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科研所 安徽省全椒县自来水厂 2000.3—2001.2 45   30    
3.BJI型净水器系列净水装置 开发包括三个型号(BJ1-10、BJ1-30、BJ1-50)净水器产品的配套技术研究和自动化研究。经过净水器处理后出水达到《北京市中水水质标准》。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通捷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2000.3—2001.12 230   230    
4.计算机城市供水综合管理(8M)系统 从根本上提高供水行业的管理水平,1)城市地理信息、供水管网图及各种基础数据资料搜集;2)管网压力、运行设备、监测点等数据采集;3)“三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4)计算机软件开发;5)供水管网数学模型;6)模拟显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发。 四川省绵阳市自来水总公司 美国AMPAC公司上海公司 2000.3—2002.4 218   80    
5.IC卡计费水表 专用阀门(已研制成功)--柱塞式阀板、钢胶复合水封、离合器式电动结构;
远传水表—目前选用甘簧管干式远传水表;
电气控制彼系统—静态耗电量<10uA
锦州自来水总公司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研究所 2000.3—2000.12 500   220    
6.城市垃圾堆肥技术成套设备产业化 在已成熟的技术、设备基础上,研制开发成套的适应不同区域的堆肥处理技术设备,提高发酵效果,缩短发酵周期。 泰安市开元环保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宇洁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00.3—2001.12 1000   800    
三   新技术与新材料   1.轻型H型钢结构住宅的设计研究 提高钢结构计算的技术水平
设计上尽可能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以适应生产工厂化、安装快速化的作业模式
进行防火设计和防火材料的应用研究等。
钢结构设计标准与规范。
马钢股份公司设计研究院   2000.3—2000.12 1500   1000    
2.QMS新型拉索体系的开发研究 钢绞线抗疲劳拉索锚固技术
钢绞线抗疲劳拉索多重保护及耐久性技术
钢绞线抗疲劳拉索施工安装技术、设备及施工工法
新型非金属拉索材料及相关技术探讨研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技术开发总公司 2000.3—2002.9 90   40    
3.预应力孔道灌浆设备及工艺的开发研究 大流量、稳压力孔道灌浆泵试制
灌浆配套搅拌、过滤、输送及负压设备开发
小流量便携式孔道灌浆泵试制
灌浆工艺研究、工法编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技术开发总公司 2000.3—2002.9 50   20    
4.预应力加固法成套技术的研究 钢筋砼梁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改进和完善
预应力多孔板或现浇板结钩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开发
筒库结构、悬挑结构、屋架结构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开发
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截柱扩跨和拆墙改造中的开发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 2000.3—2000.12 9   9    
5.利用工业废渣生产墙体材料 针对具体石屑粉渣找出合理的石灰、石屑粉渣、添加剂、加水量的工艺配方,以及合理的碳化周期。 黄石市昌盛建材工业总公司 黄石市建材研究设计所 2000.3—2000.12 380   120    
6.THMC特种合金尼龙窨井盖、雨水箅等城建器材推广应用 将增强保韧抗紫外线的合金材料,与TMC特种铸型玻纤尼龙基料科学有机聚合。强度高、韧性好、抗冲击、不反弹、抗腐蚀、耐磨损,取代传统铸铁产品,解决被盗难题。 盐城市特种合金尼龙器材厂   2000.3—2000.12 1000   1000    
TMC特种铸型玻纤尼龙齿轮、滑轮、滑块、蜗轮等在建设机械等行业上推广应用 生产环链式分子型、超高分子量的TMC特种铸型尼龙基料,强度高、韧性好、无油润滑、抗腐蚀、耐磨损等特性,以塑代钢、代铜、代铁。 盐城市特种合金尼龙器材厂   2000.3—2000.12 500   500    
8.引进意大利集成住宅新结构体系并工厂化生产 全部结构件工厂化生产
适用性强,可组建塔式楼、廊房、板 论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王胜宇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由此我们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社会的,其基本特征充分体现了人权保障的思想。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最原则,最根本的确认,然而,宪法毕竟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如何在具体的立法和司法中建立和完善人权保障机制从而使公民基本权利得到现实有效的保护,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效果,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也是个很大的研究方向,笔者不可能方方面面尽述,本文仅选择一个极其微观的视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保障诉讼人权的功能和价值。试图为司法工作发挥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在功能做理论上的初步探讨。
  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
  关于非法证据的概念,诉讼法学界并无定论。我国《诉讼法大辞典》则将“非法证据”定义为“不符合法定来源和形式的或者违反诉讼程序取得的证据”。也有学者认为非法证据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内容、证据形式、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人员及程序、方法的证据材料” 。本文中的非法证据是指“办案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或用其他不正当的方法获取的证据” 。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就是指国家执法、司法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或非法程序获得的证据, 不得在刑事诉讼中作为不利于被告的证据。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该规则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联邦宪法第4修正案规定: “ 人民保护自己的人身、住宅、文件及财产不受任何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容侵犯, 除非是有某种正当理由, 并且要有宣誓或誓言的支持并明确描述要搜查的地点和要扣留的人或物, 否则均不得签发搜查证。” 1914年在威克斯诉合众国一案的判决中, 联邦最高法院认为, 如果不排除违法搜查或扣押的证据, 那么宪法第4修正案将毫无价值可言, 从而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违法证据排除规则。20世纪50年代美国50个州都吸收《权利法案》大部分内容,由联邦最高法院主导的正当程序革命开始。“马普案” 、“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西尔夫索恩诉伦伯诉美国案”等判例法先后确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于各州法院的诉讼、米兰达规则(或称米兰达警告)、“毒树之果”理论。 至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美国得到最终确立,并影响整个世界刑事证据法的发展方向。英国为了人权保障而确立了被告人非法自白的自动排除, 1984年英国《警察与刑事证据法》规定:“控诉方向法庭提交的被告人的自白证据,如果属于采用“压制”方法获取的,该自白证据将不允许向法庭提出”、“非法实物证据的采用如果足以导致对被告人审判公正性的损害时,该证据就应当加以排除”认为拷打、非人道的待遇、以暴力相威胁的方法获取犯罪嫌疑人自白, 实质上是对犯罪嫌疑人自由意志的侵犯,损害了被告人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两方面权利,所以该非法证据应排除。在德国,人权保护的范围分社交范围、纯私人领域、核心隐私领域。如果所得的非法证据属于层次的,当非法证据属于人权核心领域的范围,则不应进行利益权衡,要绝对排除。如果属于纯私人领域的非法证据,法官可在国家追究犯罪和保护公民隐私权之间进行权衡,以决定是否排除。如果属于社交范围的非法证据,法官可以不予排除。 日本的法律认为,以拷问、强暴等手段所取得的自白,违反了宪法上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的规定, 所以违法取得的自白,不得在法庭上被采纳。从而防止公务人员滥用职权,以保障人权。所以违法取得的自白,不应容许为证据。 随着刑事诉讼制度民主化、科学化的发展,人权保障价值目标逐渐成为一种优位价值理念。当犯罪控制和人权保障两大价值目标发生冲突时,各国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人权保障的价值目标。正是在这种人权保障思潮高涨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立法基于维护人权的需要,都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它一开始就打上了维护宪法权威,保障人的基本权利的烙印。不管是在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都是以尊重和保护人权为其理论基础。现代人权保障理念要求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以保障人权为重要的价值目标。刑事诉讼中的违法取证行为直接侵害了取证所涉及的对象的合法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隐私权等由宪法规定的个人所享有的权利。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那些是由于侵犯了公民宪法权利而获取的证据的否定性评价,拒绝其证明价值。所以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人权保障的利器。具体表现在:
  2.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在刑事司法中,作为刑事司法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权利的尊重与对社会所有成员的尊重是互相联系的。“没有通过法律的正当的程序确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没有通过正当审判程序保证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权利不被非法侵犯,则社会所有的成员都有潜在的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有人的权利都有可能被侵犯或剥夺,整个社会将是一个人心惶惶的社会”。 只有在具有合法手续的情况下将强制措施使用于经正当程序确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整个社会大众才能得到保护。所以,对侵犯个人权利的限制实际上并不是仅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保护,而是对社会中每个人的保护。对社会所有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的尊重,因为他们也是社会的成员,在未依法定罪之前,不能剥夺社会对他们的保护。
  2.2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是程序正义的直接表现
  在审判过程中,只有在程序上得到公正的保障,那么审判对象的实体正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在实行排除规则过程中某些犯罪人确实可能逃避处罚,但是这是“将个人权利和自由看得很高的社会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边沁曾指出:“对于法的实体部分来说,唯一值得捍卫的对象或目的是社会最大多数成员的幸福的最大化,而对于法的附属部分,唯一值得捍卫的对象或者说目的乃是最大限度地把实体法付诸实施。”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义只有通过程序才能实现。违反程序非法收集的证据,其真实性难以保证。而且完全有可能可能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程序正义能够约束和规范国家司法权的正确行使,减少执法人员的非法专断和主观随意性,从保证证据取得的手段符合法定程序,保障证据的客观公正性,最终保护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公民权利的一种补救
  出于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畏惧,公安司法机关被迫在他们的工作领域中发展起更多的专业技能,也更注重对他们的专业技能的培训。由此可以看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侦查机关违法侦查行为的抑制作用确实是明显的。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证据的认识更加细化。在证据的发展史上,从没有证据的概念到有证据的概念是个重大进步;从有证据的概念到区分合法证据和非法证据又是一个重大进步;而把证据与取证过程联系起来使证据与整个刑事诉讼的过程融为一体,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是又一次重大进步。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本身性质又把证据与保护人权紧密结合起来,顺应了20世纪以来对人权保护的潮流,法治文明的又一飞跃。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吸取这一巨大的法治文明成果是历史发展趋势所需。
  3.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
  3.1刑事诉讼价值观念陈旧落后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中发现实体真实价值观在我国诉讼法学界与司法实务中一直占居主导地位, 其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侦查机关“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的倾向十分严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而证据收集的非法性正是该观念的集中反映。例如,在湖北鄂州王女士被他人强奸一案的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为了收集证据,抓捕犯罪嫌疑人,不惜让被害人再次受凌辱以收集证据,抓捕犯罪嫌疑人。该非法证据是以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代价获得的,这充分反映了某些侦查人员为了片面追求破案率,而严重侵犯当事人的基本权利的功利主义思想和执法观念。 把惩罚犯罪作为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而不是把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合法的权利与自由共同确定为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我国长期来形成的不适应国际人权发展潮流的落后观念,极其不利于保障诉讼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从我国法律文化传统来看,由于受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和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人们普遍接受了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国家及为了国家、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观念和思想。人们对于在惩罚犯罪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轻微违法行为能够容忍,却无法容忍真正的犯罪分子逃避法律的制裁。 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民众不惜牺牲一部分自由来换取政府的有力保护,而我国目前由于我国司法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差,法律意识落后,更加助长了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非法取证行为,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
  3.2违法程序取证,严重侵犯诉讼参与人的现状令人堪忧
  我国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刑讯逼供的原则,根据地的法律中也有明确禁止刑讯逼供的规定。 然而在“文革”期间, 一些人倒行逆施, 为达到其政治目的, 大搞刑讯逼供, 以至这种余毒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清除。当前,在我国的司法实务中,刑讯逼供仍然屡屡发生,如陕西处女麻旦旦“卖淫案”,河北佘祥林“杀妻案、 杜培武案等等。刑讯逼供可谓如影随形成了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挥之不去的一大“顽疾”。 而非法搜查、扣押及非法拘禁、刑讯逼供、超期羁押也并非个别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虽然近年来有关部门在清理和纠正这些侵犯人权的非法行为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错拘、滥捕、误判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某些司法工作人员还没有认识到这些非法取证行为性质与后果的严重性,他们还在以这些非法现象“全国非常普遍”为由来开脱本人或本机关的责任。 这些充分表明,司法解释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被虚置,通过非法搜查、扣押、拘禁、超期羁押以及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而获取的证据资料仍具有证据资格而可以采纳,违法行为的结果未遭否定反而受到肯定,更加助长了这些非法现象在司法实务中的蔓延。
  3.3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综观我国证据制度的立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尚未确立完整系统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主要指宪法或法律未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仅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99年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40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获取供述。”第160条规定:“不得采用羁押、刑讯、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获取证言。”第265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这也是我国在司法工作中仅有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条文依据。但由于其规范的层级效力较低,加之无配套措施保障实行,其在刑事诉讼中对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保障的效果欠佳,故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实际上并未真正推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至于公安机关在侦查中采用侵犯公民基本人权的方法而获取的证据,不但被身为法律监督机构的检察机关用作起诉的证据,而且本应处于中立地位的法院也普遍地将此种不具备合法性特征的证据采纳为对被告人定罪的根据。

  3.4 已有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运用中阻力层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就是一种针对侦查权滥用的程序性制裁。丹宁勋爵曾言:“每一社会均须有保护本身不受犯罪分子危害的手段。社会必须有权逮捕、搜查、监禁那些不法分子。只要这种权利运用适当,这些手段都是自由的保卫者。但是这种权力也有可能被滥用,而如果它被人滥用,那么任何暴政都要甘拜下风。” 怎么防止侦察权被滥用?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中,都是通过司法权来限制侦察权的滥用的,那么这就必然牵涉到侦察机关与审判机关的关系,但是,在我国的司法体制中,法院却完全没有制约侦查权的地位,它既不能发部“司法令状”来监督警察的侦察行为,也不能依据“司法审查原则”审查侦察机关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合法性。所以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高人民检察院在1999年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40条都对刑讯逼供手段取得的证据效力做了规定,但在审判过程中当被告人提出被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时,法院因无法取得确凿的证据,只能以“证据不足”认定刑讯逼供“与客观事实不符”。这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审判实践中遭遇到重大阻力,凸现出“书本中的法”和 “行动中的法”之间的巨大裂缝。
  综上所述,我国刑事立法乃至司法之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制是非常完善的,其缺失和不足仍然是严重,这是了我国证据制度的滞后性和程序公开的刑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深入人心反映;折射出我国立法和司法官员在控制犯罪与权利保障、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价值寻求中严重偏向。
  4.建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想
  有利于保障人权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制约公权力滥用的程序性制裁措施,要在立法和司法中得到真正确立和推行,笔者认为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4.1价值层面——更新诉讼观念
  美国联邦党人亚里山大•汉密尔顿说过,“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实质上不在于字面的规定,而应铭刻在公民的心里和头脑里”。 要使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状况得到改观,首先要把人权保障的理念真正融入全体公民的人权价值观中。尤其对公安司法人员,要用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培训,促使他们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徒法不足以自行”。公安司法人员是法律,也的执行者和程序运作者。只有公安司法人员的理念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素质符合办案程序的需要,法律才能执行好,程序也才能运作好。有一支理念新、素质高的公安司法人员队伍,既是打击犯罪,惩罚罪犯的要求,更是实现文明办案、保障人权基本要求。又有利于侦查破案、起诉和审判,实现惩罚犯罪的目的。
  4.2立法层面——建立完整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一、非法言辞证据应当予以排除。非法取得的言辞证据一般包括非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等, 由此获得的证据的排除是世界各国的一致做法,我国1988年9月批准加入的联合国《 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椐此,我国也应当通过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来确立非法言辞证据排除这一原则。虽然我国司法解释虽已对此做出了初步的规定, 也收到了一定的实践效果, 但由于不够系统全面, 且地位偏低、效力不足, 从而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刑讯逼供等现象。因此在刑事诉讼法中应明确规定“非自愿性的言词证据不得作为证据予以采信,经查证属实的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利诱、欺骗等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口供,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用以否定非法取得言辞证据的可采性,保证法院判决建立在不受“污染”的证据之上。
  二、非法实物证据采用相对排除法。由于实物证据具有言词证据所不具备的稳定性和客观性,且收集时的方法非法性并不一定能够影响其本质或内容的真实性,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法律对非法实物证据都采用裁量排除模式,联合国保障人权的有关国际公约中也只要求排除非法口供,而没有强制要求排除非法实物证据。 同时结合我国目前刑事侦查技术和侦查装备较落后的现状,应在《 刑事诉讼法》 中规定非法所得实物证据原则上不能作为法庭定案根据, 但可视具体情况确立一些例外规则, 且例外的范围应严格限定。
  三、对衍生证据排除规则采用例外排除原则。衍生证据是指以非法证据为线索用合法程序获得的证据。对此可借鉴美国的“ 毒树之果” (the fruit of the poisonous tree)理论建立衍生非法证据原则上排除的规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立一些例外。 如通过刑讯逼供获得的以犯罪嫌疑人供述为线索而查获的其他证据,就不能作为定案证据予以采纳。对于虽以非法证据为线索,但还有其他与该线索无关的合法的证据加以印证的证据,即有“独立来源”的衍生证据,则应予以采纳。
  4.3司法层面——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措施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审判程序中的基本证据采用原则,它的有效运行不可避免还需要其它的一些配套程序机制来保障,没有相关的司法制度配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可能有效运作,宪法和法律所确立的权利就不能不能切实地转化为现实的权利,而“处于一种被闲置、被规避的状态”。 使人们处在一种“人权饥饿感”中。 所以我国法律必须建立保障刑事诉讼人权的配套程序机制。
  一、设立证据的庭前审查制度
  庭前审查制度涉及的是证据可采性问题,对于检控方向被告方展示过的指控证据,被告方如果认为它们是通过非法搜查、扣押、讯问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就可要求法官审查该证据来源的合法性,从而确定该证据是否适用排除规则。在该程序中,被告人只要说明侦查人员在羁押、讯问过程中,违反自愿性规则损害其人身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使该证据的取得手段达到被法官“合理怀疑”的程度, 法官就应该对此证据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决裁决。在此程序下,法院能为双方履行诉讼义务和行使诉讼权利创造必要条件,有利于维护被告方的合法权益,排除非法证据。
  二、建立“审判中心主义”诉讼模式
  1、建立了司法令状或者司法审查的机制,使法院具备监督侦察机关取证的权利。实现侦查机关的规范化和侦查程序的规范化,前者表现为侦查机关和羁押机关实现真正的组织分离,保障被讯问人在羁押期间的人身权利;后者表现为讯问程序的规则要合理而公正,保证讯问的时间、地点、录音录像都符合规范化操作的要求。
  2,完善律师辩护制度,保障侦查、起诉期间的辩护权和审判期间的辩护权。侦查起诉期间的辩护主要包括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在场权、取证权等。这些都关系到律师提出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辩护的质量。为了保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法律应扩大律师的帮助权,如提前介入在侦查预审阶段,享有建议权;警察或预审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律师可在场并在笔录上有律师签名;被告人如被羁押,可同其辩护律师会见、商谈; 审判期间让律师在法庭上有机会提出辩护并获得适当的救济机会等。从而使侦察机关的言词证据取得过程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并且更有利于在审判过程中出现当事人以被刑讯逼供等为理由翻供时,法庭及时得到确凿证据,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防止冤假错案。

[结语]
  “实体意义和程序正义的选择体现一个国家法律文化的传统和特定时期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不同需要” 。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大背景下,保障人的权利无疑是顺依法治国的时代潮流的正确价值选择。人权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与基本前提,和谐社会是人权保障的社会基础与必要条件,人权保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密切联系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把尊重与保障人权作为其前提任务,在人权保障过程中促进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一方面方面保证了司法机关能客观、全面、公正地发现案件的真相,有利于彻底纠正违法行为,防止或减少冤假错案。另一方面能够预防公安司法人员滥用权力、实施侵犯人权的非法取证行为,引导司法权的适度行使,防止出现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侵犯人权的现象。加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对公安司法人员用侵犯人权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作出否定性评价,使其取得的证据不但不被法庭采纳作为定案依据,反而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进而促进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制观念的转变,最终规范其取证行为。因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配套机制的科学设置,无疑会对诉讼人权的保障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法制上的有力保障。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