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深化检察干警八小时外监管探析/陈平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8:08:34  浏览:964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化检察干警八小时外监管探析

四川省简阳市人民检察院 陈平 龚华


据去年某省检察机关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情况统计, 去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举报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件线索343件,立案查处18件。其中80%左右的案件都是发生在八小时之外。 因此,如何加强检察干警八小时之外的管理,从源头上有效治理和预防干警的违法违纪行为,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深化检察改革面临的课题。那么如何加强对检察干警八小时之外的管理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析。
一、检察干警八小时之外违法违纪的主要表现
由于对检察干警八小时之外的管理存在各种认识误区,对干警疏于管理和引导,对各种不良的隐患和苗头没有及时加以治理,才导致八小时之外检察干警违法违纪现象不断增加。检察人员违法违纪典型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在思想作风上,逞威风、耍特权。有的干警把检察身份当作一种特权的象征和标志,在公共场所开着警车横冲直闯,招摇过市,或是穿着制服出入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和公共场所,处处以执法者自居,动则便以法压人, 以权吓人,有的甚至掏枪逞强耍威,违法使用枪支致人死亡。
(二)在生活作风上,少数干警道德沦丧,腐化堕落。少数干警在八小时之外经常出入酒吧、茶楼,OK厅和其它娱乐场所,酒足饭饱之后意犹未尽,还要到舞厅找小姐陪舞唱歌或是桑拿按摩在纸醉金迷中放浪形骸, 在灯红酒绿中腐化堕落,有的甚至公开嫖娼,严重破坏了政法干警的形象观,价值观发生发扭曲,在金钱、物欲、美色诱惑面前,贪欲心逐渐膨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逐步动摇、丧失,他们便一步步地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走向违法违纪犯罪道路。
二、检察干警八小时之外违法违纪的原因
一是受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因价值观已发生变化的个别干警便成为了这些腐朽没落东西的俘虏。
二是社会上奢侈腐朽生活对干警产生了不良影响,少数干警对自己要求不严,放纵自流,逐渐与此类群体同流合污。
三是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观,难免会对部分干警的思想造成影响,有的干警错误地将市场经济的一些规则套用到检察工作中来,诱生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
四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逃避打击与惩处,千方百计用票子、房子、车子、美色等拉扰腐蚀检察干警,为其非法活动寻找“保护伞”。
三、建立“三不机制”,加强八小时外对检察干警监督力度
第一,建立八小时之外检察干警不愿变质的机制,强化检察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一是要加强党性教育。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坚持不懈地对干警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党的宗旨、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的教育,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地对待权力、金钱、美色,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不断提高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真正做到不为金钱、物质、美色所动,一身正气,永葆检察干警的革命本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顶得住歪理,经得住诱惑,守好谦洁自律的思想道德防线,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二是要加强“三职”教育, 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教育,增强检察干警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思想,从爱岗敬业, 热爱本职工作做起。 三是注重引导, 丰富干警业余生活。对干警在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仅仅靠约束干警“不准干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应该干什么”的问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导干警把用于社交活动的时间用到业余学习上来,不断提高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引导干警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提高生活品位;组织干警开展社会实践和义务活动,丰富社会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第二,建立八小时之外检察干警不能变质的机制,切实加大对干警八小时工作时间内的管理力度,努力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干警的违法违纪犯罪问题。
加强对干警八小时之外的管理,必须狠抓管理机制建设,保证权力行使的合法性、正当性,使干警在其社交圈内不敢轻言许诺,不敢恣意妄为、不敢执法犯法、不敢贪赃枉法。为此,要突出抓好内部管理,继续推进和完善错案追究责任制、交流回避制、岗位轮换制、竞争上岗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办案程序、严明办案纪律,形成规范、有序, 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机制,让干警有一旦“触电”便有丢饭碗的危机意识。
第三,建立八小时之外检察干警不敢变质的机制,建立健全监督制约制制,把预防干警八小是之外违法违纪行为的关口前移。新形势下,针对检察干警职业的特殊性, 有目的地建立一些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事前防范,努力把腐败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建立健全汇报制度。检察机关可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制定干警八小时以外遵纪守法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干警八小时以外社交圈的情况,并填写登记表上报相关部门。相关单位和部门可根据干警社交圈情况汇报表,与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相结合,对发生在八小时之外的一些具有违法违纪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及时进行监督管理,防患于末然。二是建立健全家庭预防制度。通过走访干警家庭、召开家属座谈会、评选“廉内助”等形式,搞好单位与家庭双重监督管理机制,教育家庭成员当好干警预防违法违纪的第一监督员,将管理向家庭延伸;三是建立健全监督网络。在充分发挥自身内部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定期与人大、纪检、监察、信访等相关部门和检风监督员召开联系会,互通信息,收集了解干警在执法工作和八小时以外的社交情况,对违法违纪的人员该实行纪律和刑事处分的要坚决处分,该实行媒体曝光的坚决曝光,不搞下不为例,做到令行禁止,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干警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四是要建立违法违纪保证金制度,这一部分资金可以从奖金中提取一部分,另一部分从干警的工资中提取一部分,每年年初让检察干警签订违法违纪保证书,年终没有出现违法违纪如数退还,如有违法乱纪将对保证金予以没收。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长春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


长春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
长春市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廉政建设的需要,减轻农民负担,壮大集体经济力量,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吉林省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积累资金管理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农民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形式组成的独立的基层组(社)、村生产组织。
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市、县(市)区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是农村合作经济财务管理的主管部门。
第四条 乡(镇)农业经济管理站(以下简称农经站)、村会计办公室(或经营管理服务组)在当地政府、财政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行使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农村经济政策、法律和制度,维护财经纪律,实行民主理财。
(二)通过记帐、算帐和财务分析,反映、监督、控制各项经济活动、生产财务计划及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
(三)管好用活各项集体基金,保护集体财产不受损失。
(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接受乡(镇)政府,合作基金会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审计与监督,定期向上述部门报告工作。

第二章 折股股金的管理
第五条 折股到户的股金应用于生产周转、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抽股或以股抵债;不得无偿占用折股股金;不得用折股股金核销各项费用。
第六条 乡(镇)要建立由股金持有者代表组成的合作基金会,定期召开理事会,讨论、决定折股股金融通活化、股份合作及红利分配等事宜。
第七条 农经站受基金会委托负责折股股金的具体管理工作。农经站对折股股金实行统一代管,统一使用,统一核算,统一分红的“四统一”管理办法。
第八条 折股股金一律用于生产性支出,并实行有偿周转使用。有偿使用折股股金的单位和个人,要用足够的财产或有价证券抵押,或出具具有足够财产的单位和个人的担保证明,并与农经站签定有偿使用合同。数额较大的必须办理法律公证。
第九条 折股股金的使用,应坚持小额、短期、高效的原则,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一年。过去经乡镇企业办公室办理借用折股股金的企业(含并、转后的企业),应与农经站重新签订有偿使用合同,约期偿还,并补办担保、公证手续;对现已终止企业的逾期借款,应由本级主管部门负责
,从企业上缴利润中约期清还。
第十条 有偿使用折股股金收取费用的标准,由乡(镇)合作基金会确定。收取费用总额的70%作为社员分红资金,年终兑现到户。其余30%扣除招聘人员工资、办公费后,由农经站按5:3:2的比例分配。即:50%作为站内积累,30%作为风险基金和福利基金,20%作
为奖励基金。
按照农经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规定,经考核验收,并经市政府批准的农经站,其浮动工资由奖励基金金中列支。

第三章 承包金的管理
第十一条 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均应在年初预交承包金,实行统一经营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筹提留款可以年末上缴。
第十二条 承包金的提取比例按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乡(镇)承包金提取额度需经县(市)区政府审批;村联社的提取额度需经乡(镇)政府审批。
第十三条 农民按合同规定交足承包金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农民摊派其他款项。
第十四条 村联社以现金形式收缴的承包金额,必须全上交农经站,不得坐收坐支。
第十五条 承包金实行村筹乡(镇)管,由农经站单独建帐,独立核核,设专人管理。
第十六条 村筹村用的承包金,实行开支审批制,由村入帐核算。村筹乡用的承包金,实行报帐核销制,由农经站进行帐务处理。凡需上缴上级有关部门的,实行定额拨款制,由农经站直接转帐。
第十七条 暂时闲置的承包金,可采取“小额、短期、收费、担保”的办法实行有偿使用。其收费标准可参照折股股金有偿使用的标准确定。承包金存入银行信用社的利息及融资收入,扣除管理费用后,可按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返给农户或抵顶下年承包金,也可以做为集体积累资金或折
股到户。

第四章 其他专项资金和产品物资的管理
第十八条 村联社向农民预收的养地基金、机耕费、畜禽防疫费、电影费、公路建勤费等生产服务性费用,可与承包金一并签入合同,但不计入承包金总额。
前款各项预收费用和村联社其他收入以及各项罚没款等,其现金部分,均由农经站统一管理,并在财政部门的监督下,实行预决算审批制度。
第十九条 国家往用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的补偿费,必须专户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并实行村(社)有乡管。
第二十条 计划生育罚款要设置专帐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二十一条 义务工的摊派和使用要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义务工由村联社统一支配使用,要设置登记薄,实行工票结算制。
第二十二条 集体固定资产要登记入帐,并按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提取折旧。变卖固定资产所得的资金,应收归公积金帐户,不得挪用。
第二十三条 建立健全产品物资出入库手续和审批制度。以产品物资抵顶上缴款或偿还债务的,必须纳入帐内核算。

第五章 财务管理
第二十四条 实行家庭联产承任制的乡(镇),折股股金和土地承包金,必须在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下,由农经站设专户统一管理。农经站要以村为单位设帐、核算。村联社在银行信用社的存款,必须经农经站审批盖章,方可支取。
第二十五条 农村合作经济的财务工作实行审批、帐目、现金分管制度,各级主管财务的领导负责资金审批,会计员负责登记帐目和资金使用监督,出纳员负责保管现金。
第二十六条 村联社收入的现金不得公款在私,白条顶现金或保留帐外现金。
第二十七条 村联社库存现金额,距乡(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以内的不得超过100元;5公里以外的不得超过200元。农经站的库存现金额不得超过代管可融通资金总额的千分之二。
第二十八条 村干部任职期间和承包者承包期间发生的应收款,离职或承包期满而未收回的,从经手(批准)人的工资或承包者所得中扣回。企业应收款必须签入承包合同,由现承包者负责回收。完不成合同约定回收款额的,从承包者个人所得中扣回。
第二十九条 对当地合作经济组织负有债务的住户,在搬迁、农转非之前,必须归还所欠款项,结清帐目。违反者,乡(镇)政府不予开具证明办理手续。
第三十条 乡(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员拖欠合作经济组织的款项,由拖欠人所在单位负责从其工资中扣回,或由所在单位代为归还。
第三十一条 村级经济业务要实行财务公开,并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审查帐目。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集体资金用于经济担保。
第三十三条 县(市)、区、乡(镇)农经站内部挂牌设立农村审计工作站,在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农村合作经济实行定期审计,并及时上报审计结果。
第三十四条 村联社据以登记帐簿的记帐凭证,须经乡(镇)审计工作站审核盖章后,方可作帐务处理。
第三十五条 乡(镇)、村农经财会人员,必须经过业务岗位考试,施得岗位资格证书,凭证上岗。
对村级财会人员的任用和调整,应由村民委员会上报农经站,经农经站考核、考察,报乡(镇)政府批准。对乡(镇)农经站工作人员(含招聘人员)的任用,必须由乡(镇)农经站提名、乡(镇)政府推荐,经县(市)、区农经总站考核,报县(市)、区业务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借用资金逾期不还的,可按照有关规定加收滞还金。收取的滞还金,一律做为风险基金。如发生资金沉淀或损失,担保人要负连带偿还责任。
第三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平调、侵占、挪用承包金的,除如数清退外,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造成经济损失的,由责任者负责赔偿。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对直接责任者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以侵占或贪污公款论处。
第三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致使欠款无法收回的,由经办人负责还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未造成经济损失的,对违反者给予批评教育,造成经济损失的视具体情节,由批准人和农经站负责人赔偿损失总额的50%-100%。造成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构成经济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对农经站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贪污、侵占、挪用代管资金,除退还资金外要视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长春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1年4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诉审法院主持成立的调解的效力等问题的批复(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诉审法院主持成立的调解的效力等问题的批复(节录)

1957年5月13日,最高法院

批复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本年四月一日(57)法办秘字第104号关于上诉审人民法院主持成立的调解的效力等问题的函及附件均收悉。我们认为,我院“各级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审判程序总结”中所提“由人民法院主持成立的调解,与判决有同等效力”(查阅“总结”第26页)这一原则,对于上诉审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过程中主持成立的调解,同样适用。上诉审人民法院主持成立调解的案件,应当制发调解书,并须在调解书内写明所成立的调解的内容,即:是仍按原审判决执行,还是另行成立调解(包括全部变更原审判决及一部分变更,一部分仍按原审判决执行)。双方当事人在上诉审人民法院成立调解后,该案诉讼程序即告结束,这种调解书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一样,都可予以执行,因之,原来并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原审判决即无须再予撤销。
(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